第五十六章 功考(下)(第2/2頁)
章節報錯
輕眉也正了正神色,聽慶宗怎麼說。
慶宗說:“梁國的子弟越弱,對我大燕國越是有利。在下說的好,並非是梁國子弟箭術好,而是對大燕有好處。”
飛燕點點頭,轉頭看著輕眉:“你可聽到了?慶宗能有此番見識,也是十分難得的。”
輕眉卻道:“他也只是瞎說而已。梁國的子弟羸弱,這個不假。難道燕國的子弟沒有變弱?輕眉聽說,當年開國之時,尋常將領便能開得了五石弓,慶宗你說,這可是事實?”
慶宗道:“是實情。”
輕眉又道:“那你現在開得了幾石硬弓?”
飛燕聽到這話,也看向慶宗。
慶宗囁嚅著道:“我……不以射箭見長,只開得了四石弓。”
其實,能開得了四石弓,已經是相當不錯了。承平已久,當世開得了五石弓之人,確是鳳毛麟角了。今日場中子弟,用的多是兩石弓,有少數是用三石弓的。
輕眉道:“殿下你看,連慶宗這樣的世代護衛之子,也大不如祖先了。所以說,弱了就是全都弱了,輕眉看不出好在哪裡。”
飛燕若有所思,說道:“輕眉說的沒錯,梁國子弟在變弱,我大燕又何嘗不是?只是不知,有何辦法可以改變這種狀況?”
輕眉說:“殿下,你想的這些,應當是男人想的事情。再說了,你終究是要嫁人的,若是嫁給梁國子弟,你到底是該為梁國著想,還是該為燕國費心?”
飛燕便道:“若是嫁給梁國子弟,自然為梁國著想。你和宗慶二人,那時也會成為梁國人,自然也該為梁國著想。若是成不了梁國人……”
飛燕沒有說下去,輕眉和慶宗也陷入了沉思,若是公主嫁給了梁國皇子,那麼他們二人也該陪著成為梁人。若干年後,子孫後代更是慢慢融入這個群體。
拋開飛燕等人不提,只說校場之上子弟騎射之事。百十餘名子弟騎射完畢,已經到了午膳時分。
神武皇帝起身回宮,剩下的策論,他就不必再盯著看了。待諸子弟寫完策論,交由尚書省初閱,票選合格者呈給神武皇帝。
眾子弟匆匆用了午膳,又要趕往秘書監,參加策論筆試。圍觀的其他家族子弟,用了午膳後,也不肯放過觀瞧的機會,追到秘書監去瞧熱鬧去了。
秘書監外,密密麻麻地站滿了人,說說笑笑,等待著結果。有些機靈的商販,帶些糖果蜜餞、茶水桂糕之類,在人群中穿梭叫賣。一時間,秘書監附近熱鬧非凡。
眾人在監外等候,過了一些時候,有秘書監中小吏出來,告訴袁家之人,裡面已經開始策論考校,監外之人切勿大聲喧譁,以免影響了監內之人。
有人便追問策論的題,小吏回答說,策論題目由三公一令共同擬定,陛下裁定的,題為“伐北馬政”,兩個時辰為限,完成策論文章。
眾人知道了策論題目,又開始議論紛紛。一直等到監內子弟被送出來,便圍攏上去問東問西。
神武皇帝回到宮中,早有小太監來報,說是程歡喜又來求見。昨日神武皇帝剛剛見過程歡喜,也答應了他的諸多要求,這怎麼又來了?
神武皇帝不緊不慢地用完午膳,這才吩咐傳程歡喜進宮見駕。不多時,就見程歡喜滿臉堆笑地進了宮。
“歡喜,你所提之事,朕已經悉數答應你了,今日又來見朕,所為何事?”神武皇帝看著程歡喜。
程歡喜忙道:“也無甚要緊事,只是陛下雖然答應了要給鎮北營錢糧等物,可那些東西還未到位,歡喜那邊已經開始招募將士了。這可如何是好?不如,這邊招募之事,先緩上一緩?”
程歡喜知道,神武皇帝對其他事情並不上心,唯獨對天機圖,是十分用心的,他絕不可能讓鎮北營之事,長時間拖下去的。
“萬萬不可!”果然,神武皇帝立即道。
……
半個時辰之後,程歡喜滿意的離開了皇宮,袖中藏了幾份旨意,十幾枚印信,以及今日必將錢糧送到的承諾。
另一邊,太原公主慕容飛燕正帶著輕眉等人,正往南校場而去。程歡喜貼出的招賢榜,和他在朱雀門前徙木立信之事,在金陵城中傳得沸沸揚揚,比世家子弟功考更受關注。
飛燕也想去瞧一瞧,這招募究竟是怎麼回事,這程歡喜到底要做些什麼妖?
南校場雖比東校場偏遠了些,但佔地卻更廣,與南蠻營地相距不遠,此刻已經是人山人海了。
上從寒門士子,下到奴婢之流,烏泱烏泱地聚集在南校場附近。車馬極少,多是徒步而來之。
五城兵馬司見聚集的人數太多,怕有個萬一,便派了許人手前來巡邏,又飛報了五兵部。
五兵部的一位主事,來觀瞧了之後,上報了五兵部尚書,隨後又調了左衛軍一部,在附近待命,以備不測。
來應募之人,實在太多了。校場裡擠滿了人,外面還有許多人在等候入場。遠處,還有人陸陸續續地趕來。
丁源確有一些本事,選定了數十人,承諾優先考慮其入營,然後便給這些人分派任務。隨後又不斷將選中之人,擴充其中,校場內雖然人山人海,卻忙而不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