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徐九經升官記》為丑角正名(第1/4頁)
章節報錯
“四大名旦同場獻藝”。
這個名頭一出,電視的收視率自然不必說了,就連網路的收視率也是大漲了一塊。
而且這種形式也是讓大家感覺到非常的新鮮。
畢竟很多從來沒有聽過京劇的人,也知道四大名旦的名號,但是卻從來沒有在舞臺上領略過。
這一次,一下讓大家看了個夠。
四大名旦的傳人分別登場,雖然只是一小段的展示,但是已經讓他們都看出來,這四大名旦的不同之處。
往年的京劇,讓很多觀眾不想看的原因之一就是,不知道這出戏唱的是啥,上面那個人是哪一派的,兩眼一抹黑。
但是,今年可不一樣了,十三位京劇演員在舞臺上,每一位出場,一旁都會出現貼心的介紹,不但介紹這出戏的名字,連演員的名字和流派都會分別介紹出來,讓大家對這個節目有一些瞭解。
有些人也聽說過四大名旦,什麼梅尚程荀,但是究竟每個流派的唱腔是什麼樣子的,還真是不清楚。
今天,算了讓大家大飽耳福了。
這次林桐是有些打著“同光十三絕”的羊頭賣狗肉,畢竟“同光十三絕”上所畫的那些前輩,跟四大名旦還真沒太大的關係。
唯一一個跟梅蘭芳先生有關係的梅巧玲先生,那也和現在梅派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不過,林桐還是按照當年的“同光十三絕”的配置來的,四個青衣,四個老生,一個武生,一個小生,一個老旦,一個花臉,一個丑角。
當年的“同光十三絕”中並沒有花臉的出現,其實這是一個非常讓人無奈的事情,並不是說當初沒有好的花臉演員。
何桂山、穆鳳山、錢寶峰、徐寶成、慶春圃、黃潤甫、金秀山等人都是當時名動一時的好淨角兒。
主要就是當初“同光十三絕”的作者,晚清畫師沈容圃他不擅長畫花臉,所以,才沒有把花臉演員畫入其中。
其實,這就是一種無奈,畢竟畫筆在人家的手裡,不會畫,你也沒辦法。
而“同光十三絕”並非是沈容圃的首創,這幅作品也是他根據清代乾隆年間的畫師賀世魁所創作的《京腔十三絕》的靈感所畫。
不過,這京腔和京劇並不是一回事。
京腔就是現在的高腔,在清初的時候,京城人酷愛高腔藝術,集慶、萃慶、宜慶等京腔六大名班,在京城各劇場輪流上演,盛極一時。
廊房頭條一南紙店請賀世魁繪製了13位京腔演員的影象匾額,懸於門首以招徠顧客。所繪人物紙上傳神,栩栩如生,“京腔十三絕”由是得名。
而這十三位京腔演員中,就有花臉演員。
林桐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把花臉演員從十三絕中摘出去,畢竟現在華夏京劇的標誌就是臉譜,也就是花臉。
花臉,老旦,丑角,都只有一個名額,這個競爭力度就非常大了。
四大名旦的傳人唱完了之後,接下來,就是花臉,老旦和丑角的表演了。
首先燈光直接打到了一位黑臉滿髯的花臉演員的身上。
這位正是有著華夏第一花臉之稱的孟璐先生。
一段讓人拍案叫絕的《鍘美案》,讓臺下的觀眾們都是聽得酣暢淋漓。
“駙馬爺近前看端詳……”
“上寫著秦香蓮她三十二歲……”
“狀告當朝駙馬郎……”
“欺君王,瞞皇上,悔婚男兒招東床……”
“殺妻滅子把良心喪……”
“他逼死韓琦在廟堂……”
“將狀紙押至在某的大堂上——”
臺下的觀眾們一陣叫好聲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