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暄遲疑了一下說到

“王爺,那安州有我朝鮮三萬六千大軍(實際兩萬,空餉一萬多),而且前面就是清川江,應該還是能守一守吧?”

“你糊塗!清川江已經在上凍了,不日就會徹底凍上,安州根本無險可守,而且你朝鮮軍隊能與建奴硬碰硬嗎!”

尹暄這才領命不過還是問

“王爺,封鎖清川江的話,那江北的百姓怎麼辦?”

朱由檢臉上閃過一絲狠辣,立馬就消失不見,和顏悅色的說

“本王聽說你朝鮮去年李適叛亂,很多人都投靠了建奴,本王懷疑他們已經滲透到了清川江北,那些人不能讓他們過江,不過本王會讓他們遷去那些海島上的,就算有細作,在海島之上也翻不起什麼風浪,本王要讓那建奴來了,只能面對一座座空城。”

之後朱由檢又叫回了孫應元,囑託了他封鎖清川江的一些事,只能讓北面之人過江,過了就送去大同江南邊,休息了一天,第二天就往鐵山趕去,他要找孫承宗、滿桂等人商議。

瀋陽汗宮之中,皇太極正在和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等人商量出兵的問題,皇太極坐在中間,有些嚴肅的說

“想必你們也都知道我大金如今的局勢極其艱難,這些年每年都有許多逃人,逃往東江鎮,奴隸已經不夠用了,今年都沒種出來多少糧食,你們各旗現在都在鬧饑荒吧。

這次集結大軍,已經是拿出了最後的家底了,失敗的後果我大金承受不起。這次出征不成功便成仁,你們誰願統軍?”

除了年紀大了的代善,其餘人全都響應,皇太極想了下就開始點名了

“阿敏、濟爾哈朗、阿濟格、嶽託、杜度、碩託,你們六個就負責統兵,阿敏,你負責總覽全域性。”

“喳!”

“阿敏,此去朝鮮,雖有韓潤等人的內應(天啟五年朝鮮李適叛亂,手下韓潤等人逃至後金,蠱惑後金入朝),但一定要慎重而行,我剛剛得到訊息,有三千明軍騎兵去了東江鎮,可見明軍已經有了防備。這次只能給你八十牛錄,其餘的還要留著防備袁崇煥,雖兩邊在議和,但我們兩邊都清楚,這只是緩兵之計,袁崇煥要修他的錦州城,而我們要調兵入朝。老家一但空虛,袁崇煥不會放過機會的。

阿敏,你們一定要慎之又慎,我大金失敗不起了!”

這時一個唯唯諾諾的聲音響起

“大汗,敢問這三千明軍是誰率領的嗎?”

皇太極看了一眼范文程,直接就說了出來

“滿桂!”

范文程有些欣喜的說

“如果是滿桂的話,大汗大可不必擔心明軍那邊。小人聽說那袁崇煥和滿桂矛盾極深,袁崇煥還說出了有他沒我有我沒他的話來。

而且袁崇煥和毛文龍也關係緊張,那袁崇煥幾次想要了解東江鎮的情況,都被毛文龍頂了回去。

而現在他在我大金有可能進攻朝鮮的情況下,只讓滿桂帶三千人去和毛文龍湊一塊兒,那袁崇煥安的什麼心思,很讓人懷疑啊。

大汗您想想,現在朝鮮北邊都在期盼王師,等我大金大軍一到,必是倒履相迎,這種情況下,三千騎兵能頂什麼用呢。”

“你是說那袁崇煥在借刀殺人?”

“大汗,必是如此,明廷的那些文官,為了自己的利益什麼事兒都做得出來,我觀那袁崇煥也不是心胸開闊之人,借刀殺人對他來說再尋常不過了。只要我大金不給袁崇煥什麼機會,他必會對朝鮮袖手旁觀的。而海面一封,除了袁崇煥,明廷不會再有人能救援朝鮮了。”

皇太極思考了一會,點了下頭

“范文程,你說的很有道理,不過阿敏,你還是要慎重一些,那滿桂不好對付,你這次過去,最好是能將東江鎮拿下,即便拿不下,也要將他們趕到島上去,不能讓他們留在岸上搗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