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曹丕稱帝蜀續漢 劉備東征臣阻軍(第1/2頁)
章節報錯
曹操既得孫權報道,也隨後派出使者,偕吳使同赴荊州,以天子之名加封孫權驃騎將軍,假節,南昌侯,領荊州牧。
至此,曹、孫二家各有私利,孫權佔取荊州,只恐劉備出師報復,自己抵敵不住,所以向操獻媚,求他援助。更是不能再與曹為敵,以免二線作戰。曹操亦狡猾,給他高爵,使拒劉備。獨孫權得了荊州,且已獲東漢朝廷的承認,從此吳、漢立國,開始了三國分立期。
孫權得到朝廷的賜封,又遣校尉梁寓奉貢於魏,實是觀望曹操動態。並要求能夠溝通貿易,魏也許之,吳就到魏境內買馬,以增軍力。
既與魏聯和,孫權即遣先擒的廬江太守朱光和參軍董和等人歸魏。由於曹操對於禁等人降關羽,尚有懷恨,莫急遷還。
卻說劉備西據成都,忽聞關羽敗亡,劉備與關羽情同骨肉,豈有不加痛憤?當下與大小將士,一體舉哀,追諡關羽為忠義侯,令羽子關興襲封。即日部署人馬,討吳報仇。
惟自諸葛亮以下,多言是先當伐魏,然後討吳,一時議論紛紜,尚難解決。蹉跎逾年,由洛陽傳到訊息,乃是曹操病死,於是劉備一意恨吳,無心及魏。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是年為後漢末年。曹操病倒洛陽,不遑回鄴,鎮日裡心緒不寧,精神恍惚,一夕夢見有馬同槽共食,醒來不知主何吉凶,阿瞞雖智,要亦難詳。
轉問許多謀士,有的說是祿馬吉兆,應受天祿,無非諂媚。曹操也不復再疑。但一經閤眼,往往看見男女冤魂,環立床側。想是伏後、董妃等出現。因疑及洛陽故宮,未便寄住,特使大匠蘇越,另造建始殿,以便移居。
蘇越素知濯龍祠旁有一極大梨樹,高十餘丈,可建棟樑,當即稟明曹操,督工採伐,才砍數斧,樹中忽漂出血來,眾工不敢再斫,蘇越亦大為詫異,匆匆返報。
曹操聞報,尚未信,力疾乘車,自去看驗,拔劍試斫,果樹血飛濺身上,淋漓滿體,曹操連打了好幾個寒噤,慌忙返車,易衣奄臥,從此不能再起。
曹操到了病篤,自知在世仇敵頗多,密囑近臣,謂安葬以後,須置七十二疑冢,免人發掘。又遺命後宮姬妾,分取名香,此後須勤習女工,賣履自給。說到此處,已是口舌蹇澀,不能再言,少頃即逝,年終六十六歲。曹操囑及分香賣履,而於繼統大事,反不提及,實是乖刁。
曹操病亡之前有方士左慈,自言為廬江人,嘗入見曹操,列坐末席,與客共飲,席間珍饈俱備,惟少松江鱸魚。左慈獨索銅盤,使貯清水,自用短竿釣取,連得數尾。
曹操又謂恨乏蜀姜,左慈向西舉手一揮,姜即從空落下,座客無不喝采,偏曹操滿懷猜忌,目顧左右,欲就座上執左慈,左慈卻避入壁中,倏忽不見。
曹操更覺驚忙,派兵偵緝,明明見左慈在市上,追將過去,左慈向人叢中一混,市人統變做左慈狀,不辨真假,及仔細審視,真左慈已經走遠,揚長自去。
嗣覆在陽城山頭,得見左慈,兵役又急忙追逐,左慈走入群羊,由兵役牽住群羊,歸曹操自訊,曹操知不可得,令就群羊中宣告道:“我本無意殺君,聊試君術,幸勿隱身!”
曹操道言甫畢,空中忽現一左慈,拍手大笑道:“土鼠隨金虎,奸雄一旦休!”
曹操命左右射左慈,左慈又不見,此後遂不知所往。曹操亡時正當子年寅月,適如左慈言。
曹操病去時,孫權正駐荊州,正欲遣人弔唁,忽聞武陵郡部從事(參謀官)樊伷(宙),煽動各地蠻夷,企圖獻出武陵郡,歸附劉備,官員報告要派一萬人討伐。孫權特召治中潘濬聽諮詢,他仍道五千人足矣,孫權即給兵五千,遣他擊討,潘濬果斷平亂。
潘濬平亂時,孫權又聞魏南陽陰、鄼(二縣在湖北老河口境)、筑陽(湖北谷城東)、山都、中廬(二縣湖北襄樊市境)五縣民五千家來附東吳,孫權當即大喜。
卻說曹操子曹丕留守鄴中,接到喪訃,即欲嗣位,侍臣謂須俟詔命,方可嗣立,尚書陳矯大聲道:“王薨於外,愛子在側,倘或生變,豈非搖動社稷麼?”
遂傳王后卞氏慈命:立曹丕為魏王,尊卞氏為王太后,然後報答獻帝。先立後奏,目已無君。
御史大夫華歆,本曹操私黨,立逼獻帝下詔,命曹丕襲封,仍為丞相魏王,領冀州牧。曹丕既受詔命,乃出郊迎喪,奉曹操遺櫬,安葬西陵,追諡曰武。
曹丕弟曹彰、曹植、曹熊等,俱來奔喪。曹彰已受封鄢陵侯,曹植亦受封臨淄侯,與曹丕、曹熊均為同母弟。曹熊不久即逝。此外尚有異母弟十餘人,一併會葬。
史傳載曹操有二十五子,數子早殤。曹彰多力,曹植多文,二人素為曹操所愛,曹丕恐他奪位,蓄猜已久,甫經喪畢,便欲遣令就國。曹彰本期大用,一聞訊息,便怏怏自去,曹植待遣乃行。
曹丕留華歆為相國,進大中大夫賈詡為太尉,大理王朗為御史大夫,侍中陳群為尚書。陳群請立九品法,分賢愚為九等,使州郡各置中正(官名),區別等第,借便黜陟,曹丕即依議施行。上品無寒門,下品無貴族,弊由此起。
又選主簿賈逵為豫州刺史,賈逵明經知兵,受曹操寵眷,嘗護曹操喪還鄴,主持喪務。曹彰問及先王璽綬,被賈逵正色拒絕,曹丕因此德賈逵。賈逵授任豫州,鋤強抑暴,興利除弊,為吏民所稱仰。
曹丕復佈告天下,令以豫州為法,封賈逵為關內侯。又令南征孫權,以耀兵威。
曹丕即欲篡漢,特仿漢高祖光武故事,率領甲士數十萬,南巡譙城,遍召故鄉父老,各給宴飲,大饗六軍及譙父老,並設伎樂百戲,歡宴終宵。
可巧蜀將孟達,遙奉降書,願舉上庸城屬魏,曹丕授孟達為新城太守。又武都氏王楊僕,挈種內附,曹丕使入居漢陽郡。
曹丕親筆下令,自陳威德,於是諧子媚臣,有的報稱黃龍出現,有的報稱鳳凰來儀。曹丕即授意左中郎將李伏,太史丞許芝,令與華歆、賈詡、陳群、王朗等,先入許都,脅令獻帝禪位。
獻帝以為曹操已死,可望親政,因改建安二十五年為延康元年,與民更始。哪知一班新朝人,竟來逼令讓國,要他拜獻江山,獻帝大吃一驚,不禁淚下。
李伏即抗聲奏請道:“孔子玉版中,已有預言,謂定天下,出魏公子桓。今魏王表字,適合讖文,曹丕字子桓。所以禎祥畢集,嘉應顯然,陛下即宜應天順人,仿行聖朝禪讓故事。”
說到此語許芝也接說道:“臣職司天象,默察星紀,魏當代漢,就是證諸圖讖,語卻盡符。《春秋·漢合孳》雲:‘漢以魏,魏以徵。’《春秋·佐助期》雲:‘漢以許昌失天下。’故白馬令李雲上書,曾言許昌氣見諸當塗高,當塗高便是魏闕,魏當代漢,自許昌始。《易運期》又云:‘鬼在山,禾女連,王天下。’鬼女禾三字,拼成魏字,天數如此,陛下亦怎可違天?”
種種佐證,不知如何捏造出來。獻帝無言可答,只是兩袖拭目,淚溼龍袍。還有華歆等更疾言厲色,幾乎要將獻帝吞噬下去。皇后可弒,皇帝自然可廢。
獻帝尚未肯承認,忽外面有許多甲士,持械入殿,氣焰很是厲害,慌得獻帝起座返奔。華歆等竟搶步追入,直至中宮,曹皇后聞聲出迎,見獻帝形色慌張,驚問何事,獻帝泣說道:“汝兄欲奪我帝位呢。”
曹後聽著,禁不住豎起柳眉,讓過獻帝,阻住華歆等人,開口叱罵道:“汝等希圖富貴,敢造逆謀,試想我父功蓋寰區,尚且始終事漢,我兄嗣位未幾,便思攘竊神器,應不至此,總是汝等攛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