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孫權攻肥再失利 劉備回蜀得漢中(第3/3頁)
章節報錯
趙雲在營中候信,已過黃忠所約的期間,尚未見還,乃出營瞭望,遙見黃忠為曹操將所追,敗奔回來,當即怒馬直前,讓過黃忠,截住曹操兵。
曹操兵雖眾,卻被趙雲挺槍突入,攪亂陣勢,馳驟了好多時,方才退回。張郃、徐晃,怎肯相舍?仍然從後追來。
趙雲還至營中,令兵士掩旗息鼓,大開營門,但令兩旁伏住弓弩手,靜待敵軍,自己匹馬單槍,佇立營外。
張郃與徐晃追至趙雲營,見趙雲孤身獨立,不覺稱奇,好一歇方敢向前,向趙雲奔來,趙雲仍然不動,惟把手中槍從後一揮,箭如雨注,攢射曹兵,曹兵統皆駭走。再加天色昏黃,不知趙雲有多少伏兵,免不得自相踐踏,倉皇奔命。
趙雲更鳴鼓尾追,嚇得曹兵紛紛投水,溺斃無數。趙雲將曹兵驅過漢水,奪得許多甲械,乃收兵回營。
越日由劉備至趙雲處親視戰處,不禁讚美道:“子龍一身都是膽呢!”膽大還須心細,子龍非僅膽大。乃復搜乘補卒,與曹操堅持。
曹操軍不得一勝,又遇疫氣傳染,十死二三,不由的懷著退志。忽由許中傳到急警,乃是少府耿紀,司直韋晃,太醫令吉本,猝然生變,射傷督軍王必。王必與典農中郎將嚴匡,合兵討平等語。
原來曹操在鄴中,常留長史王必,督領許中軍事。王必與京兆人金禕友善,互相通問。金禕系前漢宰輔金日磾後裔,慷慨任俠,自思世為漢臣,不願事魏,所以謀奪王必軍,暗結耿紀、韋晃、吉本諸人,拒曹操迎劉備。
待至建安二十三年的元夜,許中懸燈慶賀,王必亦在營中宴飲,席尚未終,變忽驟起,營外一片火光,照徹營內,必慌忙上馬,出營逃生。忙亂中遇著一箭,正中左肩,忍痛逃往金禕家門,意圖躲避。
金禕家聞有叩門聲,還道金禕等成功歸來,漫然相應道:“王長史已殺死了麼?”
王必聞話一驚,才知金禕實同謀,忙轉身投入嚴匡營內,嚴匡即號召兵馬,出攻亂黨。
耿紀等本無軍士,只帶了家僕數百名,東衝西突,哪裡敵得過嚴匡?金禕、吉本,相繼戰死,耿紀、韋晃被擒,梟首市曹。諸家老小,盡坐誅夷,嚴匡與王必乃聯名報曹操。
曹操聽報,心雖慰,總尚不能無憂。嗣復得知王必病死,更加繫念,於是擬班師退去。但從此棄掉漢中,心又不甘,因復欲與劉備大戰一場,才定行止,當下使人約戰,夾水列陣。
劉備用法正計議,使黃忠、趙雲等,潛渡上流,繞出曹軍旁面,衝擊過去,用舟渡兵直攻曹操陣。
曹操只顧前面,不防兩旁有敵軍殺入,只得分兵對敵,自己徐徐引退。劉備得安渡漢水,進逼曹操軍。
曹操再整軍出戰,劉備遣養子劉封出馬,向前突陣,曹操即令徐晃截住廝殺,且揚鞭指語道:“賣履兒慣使假子衝鋒,若叫我黃鬚兒來,看汝假子能相敵否?”語尚未畢,劉封已退去。
曹操正思麾兵追擊,忽聞劉備營中金鼓齊鳴,又未便輕進,因使人往召黃鬚兒。黃鬚兒系曹操子彰,膂力過人,能手格猛獸,不避險阻。惟頦下生須如鐵,色卻純黃,故呼為黃鬚兒。及黃鬚兒奉命西來,曹操已退入長安了。
原來曹操因屢戰無功,退至斜谷時,當晚餐庖人呈入雞湯,由曹操且食且飲,適由帳下弁目,入請夜間口號,曹操隨口說出雞肋兩字,弁目不敢細問,便傳令出去,將士不知所謂。
獨主簿楊修,連夜束裝欲歸,旁人驚問何因,楊修答說道:“雞肋兩字,寓有深意,棄之不甘,食之無味,據此看來,是必歸無疑了!”將士等聽到此言,便各整歸裝。
事為曹操所聞,查詰大眾,俱言由楊修所教,曹操忌楊修益甚。但看眾情已有退志,料難再戰,不若棄去漢中,即日旋師,於是拔寨齊起,退還長安。
途中與曹彰相遇,囑令同回,黃鬚兒難違父命,也即折還。
劉備遂得據有漢中,並得降將王平,乃是曹操麾下的署理校尉,素知漢中地理,遂引劉備將劉封、孟達,攻破房陵,再進略上庸,收降太守申耽,漢中大定,群僚遂表請劉備為漢中王。
劉備再三推辭,嗣經群臣固請,方才勉允,即於建安二十三年七月,在淝陽築設壇場,陳兵列眾,由群佐擁劉備登壇。劉備戴王冠,披王服,佩王璽綬,受群下謁賀。
禮成以後,立夫人吳氏為王后,子禪為王太子,進許靖為太傅,法正為尚書令,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後將軍,趙雲為翊軍將軍。此外文武百僚,俱進位有差。留鎮遠將軍魏延,留守漢中,兼領漢中太守,自引大軍,還治成都。
軍師諸葛亮,當然出迎,劉備握手道故,具極歡洽。諸葛亮勸劉備表奏獻帝,繳還左將軍宜城亭侯印綬,劉備照行,與曹操徹底絕斷。
諸葛亮復進言道:“黃忠名望,與關羽、馬超不同,從前馬超來降,雲長尚欲與較優劣,今使黃忠與彼同列,彼必不服,宜從斟酌。”
劉備笑答道:“我自能向彼解說,軍師勿憂。”
有詩曰:曹操西攻料權來,置書計謀封匣中。
劉備認從法正議,爭得漢中做漢王。
評:曹操西出漢中,料知孫權來攻,知守將個性,特分設令諸將,由此擊退孫權,可謂曹操用心良苦。劉備回蜀,與曹操爭漢中,用法正謀,迫使曹操退出漢中,至此被擁為漢中王,與曹操魏王並立,此舉曹操王在先,劉備王在後,均為合法獨立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