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戰敗北歸,劉備用諸葛亮計議,表舉劉琦為荊州刺史。並向孫權通報,分遣關羽、張飛、趙去三將,往取武陵、長沙、桂陽、零陵。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範,零陵太守劉度皆降。只有武陵太守金旋微有抗拒,為劉備攻劫死,劉備逐略定四郡。

話說趙雲奉劉備命令,往略桂陽,桂陽太守趙範,開城迎降,邀趙雲入宴。趙雲坦然直入,與趙範對飲,彼此雖非同族,卻是同姓,杯酒言歡,很覺融洽。到了興酣意暢,復由趙範邀入後園遊覽,片時洗盞更酌,接連如是數觥。

趙範託詞更衣,既入復出,引著一少年美婦,姍姍前來,行至趙雲座旁,嫣然含笑,替趙雲斟酒,趙雲連忙避席,辭不敢當。

趙雲再舉目看那麗姝,淡妝淺抹,縞衣綦巾,恰似一枝秋後海棠,愈白愈豔,但究不知她為誰眷屬,一時又未便遽問,只好拱手為禮。

那婦人卻斜送秋波,把趙雲上下打量一回,方才辭去。文君原是多情,怎奈武夫不比文人,空負那一片雅意。

趙雲方才就座,問及該婦來歷,範答說道:“這是家嫂樊氏,青年寡居,令人悵惜。”

趙雲聽這數語,越加詫異,原是怪事。正要出言責趙範,趙範又說道:“守節為婦人難事,範探明家嫂意見,亦思他適,但必擇一出色英雄,方肯改嫁,天緣湊巧,幸遇將軍,又與範為同姓,如將軍不嫌寒陋,願為玉成。”

趙雲生平亮節,不禁動惱,勉強答語道:“雲與卿同姓,卿兄即我兄,卿嫂即我嫂,奈何使我亂了?這事斷不敢聞命。”說得趙範無詞可答,滿面生慚。

趙雲當即辭出,尚恐趙範心下芥蒂,暗中為變,乃命部兵晝夜加防,並遣急足,往迎劉備。及劉備聞信到來,趙範竟先逃去。

趙雲具白辭婚情事,劉備笑語道:“這也無妨!”

趙雲應聲道:“趙範新降,情未可測,雲怎敢遽應彼請?況彼令寡嫂改嫁,既使失節,又甘背兄,無禮無義,心跡可知。天下不少美女人,雲豈可為此墮行哩?”

劉備當然讚歎,遂授云為偏將軍,領桂陽太守。趙雲就將趙范家眷,及寡嫂樊氏,遣兵護送回籍,自在桂陽就職。

劉備又尊諸葛亮為軍師,兼職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量收賦稅撥充軍實。

長沙太守韓玄,零陵太守劉度,武陵太守金旋,自降劉備後,仍使為官。又有攸縣守將黃忠,年老力強,亦來請降,由劉備錄用。

就是廬江營帥雷緒,也率部曲數萬人歸劉備,劉備乃得所措手,開創初基。

偏是好事多磨,悲歌又起,似玉似花的甘夫人,竟為了長坂一役,受驚成疾,纏綿床縟,好容易延過一年,竟致不起,玉殞香消,劉備迭次悼亡,無限傷感。

再說吳督周瑜,圍攻江陵,積久未下。周瑜年壯氣盛,定欲力破此城,反被曹仁用誘敵計,佯開城門,與周瑜廝殺,周瑜恐軍士未肯盡力,躍馬當先,親自掠陣。

曹仁詐敗回城,等到周瑜追至城旁,卻預使部將伏住城樓,覷準周瑜身,颼的一箭,中周瑜右脅,翻身落馬。

曹仁復從城中殺出,意欲擒周瑜。幸由韓當、徐盛一班吳將,截住仁軍,救周瑜回營。但此時,吳兵受到城中守軍的擊殺,慌了手腳,自相踐踏,傷亡甚多,而江陵城卻不損分毫。

周瑜回營拔出箭頭,雖然用藥調治,卻是腫痛難消,好多日不能督軍。

曹仁聞周瑜不能起,屢來挑戰,周瑜力疾上馬,突出陣前,大聲呼道:“曹仁匹夫,可認得周郎麼?”

曹仁軍大驚,俱皆駭退,倒被周瑜驅殺一陣,斃敵無數。

周瑜、劉備將曹仁包圍在江陵城中一年多,但始終沒能攻下。

劉備恰在軍營,對周瑜道:“曹仁守江陵城,城中糧多,足為疾害。使張益得將千人隨卿,卿公二千人追吾,相為夏水(漢水)入截仁後,曹仁聞吾入必走。”周瑜聽從,分兵二千給劉備。

果然,曹仁後路被截,感到孤城難守,待援不至,沒奈何棄,只得棄城北走,退守襄陽。

周瑜得入江陵城,報捷至吳。孫權命周瑜領南郡太守,屯兵江陵;程普領江夏太守,寄治沙羨;呂範領彭澤太守;呂蒙領尋陽令;召魯肅等還吳。此時,孫權完全控制了西起夷陵(湖北宜昌東南),經武昌、柴桑(九江西南),東至於海的長江防線。

這所謂:火攻敗曹軍,三國鼎形成。

劉備自此立,孫權從此國。

評:曹操驕態,必疏於防範,因而信黃蓋來降,以致中火攻之計,使全軍大敗,退回北方。孫劉聯盟擊敗曹操,使三分天下初顯。劉備借赤壁之勝,乘機奪得武陵、長沙、桂陽、零陵等地,以之立足。孫權也欲利用赤壁之勝,略得便合肥、當塗等地,不料皆以失敗告終。就此看來,劉備奪地,輕而易舉,而孫權略地不成,此謂劉備取得的是囊中之物,而孫權則是虎口拔牙。曹操雖赤壁敗走,但仍是最強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