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春行賞,奏封功臣二十餘人為列侯,且特陳荀彧功狀,荀彧已受封萬歲亭侯,至此更增封千戶,又欲進爵三公。荀彧使荀攸再三辭讓,方才停議。

曹操嘗謂忠正密謀,撫寧內外,莫如文若,次為公達。文若即荀彧字,公達即荀攸字。荀彧封侯後,荀攸亦得封陵樹亭侯,叔侄並榮,一時稱最。

曹操且將愛女嫁荀彧長子,聯為姻婭,好算是相得益歡了。荀彧妻為中常侍唐衡女,今得曹操女為子婦,比妻尤榮。

且說袁尚、袁熙,奔往烏桓。烏桓部酋蹋頓,為故王印力居從子,佔住遼西偏隅,素與袁氏相往來,袁尚、袁熙往奔,當然迎納,撥眾相助,使復故土。

早有幽州邊吏報達曹操,曹操便擬北伐,先鑿平虜、泉州二渠,作為運道,然後指日出師。

諸將皆有疑議,或謂袁尚、袁熙垂亡,蹋頓未必為用。或謂大軍北征,劉表劉備,將乘間襲許,不可不防。

獨郭嘉與曹操同意,排斥眾議,行至易城,曹操又接受郭嘉建議留下輜重,輕騎速進,掩彼不備,經過艱難險阻,曹操軍終於悄悄平到距柳城僅百餘里。

蹋頓才得聞知,當下倉皇部署,帶同袁尚兄弟,領數萬騎,出截操軍。

曹操正抵白狼山,與敵相遇,遙見虜眾甚盛,部下多有懼色。

曹操登山望虜,顧語部將張遼道:“虜眾不整,雖多無益,卿可為我先驅擒虜!”

張遼應聲下山,當先突陣,許褚徐晃于禁等,隨後繼進,立將敵陣搗破。

蹋頓正在驚惶,不防張遼殺到,兜頭一槊,刺落馬下,眼見得不能活命了。袁尚、袁熙早知曹操兵厲害,又見蹋頓落馬,慌忙返奔,虜眾大潰。

曹操下令招降,胡漢兵民,先後投誠,共得二十餘萬口,遂整軍馳入柳城。

嗣探得袁尚、袁熙兄弟,奔投遼東太守公孫康,諸將請進擊遼東,曹操微笑道:“不必不必!袁尚與袁熙自投死路,管教公孫康送首到此,還費甚麼兵力呢?”

大眾將信將疑,曹操卻分兵屯守柳城,自率諸將還師。將士傷亡無幾,只郭嘉不服水土,竟至得病,返至易城,病重而亡,年只三十有八。

曹操親為祭奠,哭泣盡哀,荀攸等從旁勸解,令子郭奕襲爵。

正擬由易城還鄴城,忽由遼東遣使到來,獻上首級二顆,一是袁尚首,一是袁熙首。

諸將俱服曹操先見,但尚未知曹操如何料著,因齊聲問曹操,請曹操析疑。

曹操笑說道:“公孫康素畏袁尚、袁熙,今袁尚、袁熙窮蹙往投,我若急擊,彼且併力拒我,惟我已退兵,免彼後慮,彼樂得殺死袁尚、袁熙,向我示惠,這是情理上應有事件,諸君但未細思哩!”眾將方皆拜服。

曹操表封公孫康為襄平侯,拜左將軍。曹操隨返鄴中,將幽、並二州及司州之河東、河內、馮翊、扶風四郡皆併入翼州,養兵蓄銳,再圖南略。

曹操會聞荊州牧劉表,遣劉備出屯新野,為北伐計。乃遣部將夏侯惇、于禁等,率兵萬人,南行拒劉備。

劉備自汝南奔依劉表,劉表早聞劉備英名,又是同宗,親自出郭三十里迎接,劉備見劉表,執禮甚恭。劉表亦相待甚厚,玄德引關羽、張飛等拜見劉表,劉表遂與劉備等同入荊州,分撥院宅居住。

未幾,劉表向劉備道:“賢弟久居此間,恐廢武事。襄陽屬邑新野縣,頗有錢糧。弟可引本部軍馬於本縣屯紮,何如?”劉備領諾。

次日,劉備謝別劉表,引本部軍馬徑往新野。自此以後,軍民皆喜,政治一新。

建安十二年春,甘夫人生劉禪。是夜有白鶴一隻,飛來縣衙屋上,高鳴四十餘聲,望西飛去。臨分娩時,異香滿室。甘夫人嘗夜夢仰吞北斗,因而懷孕,故乳名阿斗。

此時曹操正統兵北征,劉備乃往荊州,向劉表道:“今曹操悉兵北征,許昌空虛,若以荊襄之眾,乘間襲之,大事可就也。”

劉表曰:“吾坐據九郡足矣,豈可別圖?”劉備默然,自歸新野。劉表素無大志,不願遠圖,果不出郭嘉所料。

光陰易過,倏忽五年。袁氏敗亡,曹操重回鄴城。劉表復覺生悔,乃邀劉備與宴道:“近聞曹操提兵回許都,勢日強盛,必有吞併荊襄之心。昔日悔不聽賢弟之言,失此好機會。”

劉備道:“今天下分裂,干戈日起,機會豈有盡乎?若能應之於後,未足為恨也。”話雖如此,心中總不免惆悵。

劉表道:“吾弟之言甚當。”相與對飲。酒酣,劉表忽潸然淚下。劉備問其故。

劉表道:“前妻陳氏所生長子劉琦,為人雖賢,而柔懦不足立事。後妻蔡氏所生少子劉瓊,頗聰明。吾欲廢長立幼,恐礙於禮法。欲立長子,爭奈蔡氏族中,皆掌軍務,後必生亂。因此委決不下。”

劉備道:“自古廢長立幼,取亂之道。若憂蔡氏權重,可徐徐削之,不可溺愛而立少子也。”劉表默然。

劉備自知語失,起座如廁,自視髀肉復生,不覺潸然淚下,回至席間,面上尚有淚痕,為劉表所見,向劉備詰問。劉備實告道:“備嘗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久不騎馬,髀裡肉生,日月如流,老已將至,功業卻毫無建樹,所以不能無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