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劉備藉口脫曹營 曹操招繡殺董承(第3/3頁)
章節報錯
於是傳令出去,叫彌衡前往荊州,招降劉表,限他越宿起行,且預囑門下謀士,在城南餞行。
到了翌晨,便命騎士促彌衡登程,彌衡尚不欲往,經騎士再四催逼,乃草草收拾行李,上馬出城。
但見南門外擺著酒餚,有一簇人馬待著,只好下騎相見,哪知一班衣冠楚楚的人物,名為餞行,俱端然坐著,並不起迎。
彌衡用目四顧,失聲大哭,大眾不能不問,彌衡揮淚道:“坐為冢,臥為屍,我與屍冢相對,怎得不悲。”說罷,仍然上馬,加鞭徑去。
大眾還報曹操,曹操笑說道:“我不殺彌衡,自然有人殺彌衡,看他狂生能活到幾時?”
言未已,忽有人入報道:“劉備在徐州勾通袁紹,謀襲都城。”
曹操憤憤道:“劉備前遣還朱靈、路昭,擅殺車胄,我正要討伐,他還敢前來謀我麼?”
長史劉岱,方在曹操側,聽了曹操言,即自請效力,東出擊劉備。曹操乃令與中郎將王忠,引兵萬人,往攻徐州。
劉岱、王忠兩人,本來是沒甚智略,一到徐州境內,便已遇著劉備軍,當下擺好陣勢,請劉備答話,劉備縱馬出見,劉岱責備忘恩負義,難逃一死。
劉備從容答道:“我非敢有背曹公,實因車胄謀害,不得不將他殺死,請二將軍返報曹公,免傷和氣。”
劉岱、王忠齊聲道:“何人信汝謊言,快快下馬受縛,免得我等動手!”
劉備不楚失笑道:“曹公自來,勝負或未可知,如汝等碌碌庸才,就是來了一百個,我也不怕。”當面嘲笑。
劉岱、王忠聽著,雙槊並舉,上前攻劉備,劉備背後已突出關羽、張飛,把他截住,四將四騎,繞場廝殺,劉岱、王忠哪裡是關羽、張飛敵手,不到數合,便即敗走,關羽、張飛驅殺一陣,由劉備鳴金收軍,方才退回。
劉岱、王忠竄至數十里外,方敢下營。遣人至許都報曹操,再請濟師。曹操因殘臘已屆,勉強忍耐,擬在許都度過新年,乃親出攻劉備。
好容易已是建安五年。車騎將軍董承,見曹操專橫日甚,潛使人致書劉備,使作外援,自為內應,一面與吳子蘭、王子服等,暗地安排,日夕籌備。誰知事機不密,竟為曹操所探悉,立即遣派兵吏,把董承等一併拿下,拘繫獄中。
曹操帶劍入宮,竟向獻帝索交董貴人。是下獻帝方與伏後閒坐,談及曹操超權,互相嘆息。
驀見曹操搶步趨入,滿面怒容,不由的大驚失色。
曹操開口道:“董承不道,竟敢謀反,請陛下即日治罪。”
獻帝囁嚅道:“董承系朝廷勳戚,如何也至謀反呢?”
曹操又說道:“老臣迎駕至此,並未嘗有負陛下,董承自恃國戚,竟想害死老臣,臣若被害,陛下恐亦連及,豈不是謀反麼?”
獻帝道:“果有實據否?”
曹操張目道:“證據昭然,並非誣陷,陛下如袒護董承,莫非教他殺臣不成?”
獻帝本有密詔諭董承,至此越覺心虛,只好說是:“董承有罪,當依法懲治。”
曹操厲聲道:“尚有董承女兒,在宮伴駕,應該連坐。”
說著,即喝令衛士往拿董貴人,衛士不敢不依,去了半晌,便將董貴人牽出。
曹操復向獻帝道:“此女應即處死。”
獻帝嗚咽道:“董女方懷妊數月,俟分娩後,治罪未遲。”
曹操悍然道:“無論董女尚未生育,就使已生子嗣,亦當盡戮,怎得留下種子,為母報仇?”
獻帝聽了此語,嚇出一身冷汗,連話兒都說不出來,看那董貴人的慘容,更似萬箭穿胸,異常痛苦,再聽得一聲呼叱,竟將董貴人拖出宮去,急得獻帝說出數語道:“曹公!汝若能相輔,幸勿過甚,否則不妨相舍。”
曹操掉頭不顧,趨出宮外,令將董貴人勒死!
再至朝堂,曉示刑官,令將董承、吳子蘭、王子服、種輯等,一併斬首,並夷三族。可憐一班奉詔圖奸的大臣,竟至全家誅戮,慘不忍聞!
正所謂:二梟難相容,見機撤離走。
帝皇作擺設,不保愛妃子。
評:劉備隨曹操入許都,見曹操驕橫,獻帝無奈,關羽欲擊殺曹操,劉備恐曹操勢盛,止關羽之舉。劉備心存不滿,只得隱忍。借得袁術犯境,率軍脫曹,另作別圖。獻帝忍無可忍,密詔董承,陰謀曹操。董承決意除曹,外聯劉備,不料被曹操探得。曹操心狠手辣,誅殺董承與同謀三族,且連董貴人也沒幸免。縱使關羽近身曹操,擊殺曹操很易成功。如成,劉備等雖難以逃脫,後事即難以預料。此仍曹操命大,應不該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