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孫策西征獲郎慈 袁術死後擊劉勳(第2/3頁)
章節報錯
孫策道:“善。”
於是令黃蓋率軍至勇裡(安徽涇縣境)設伏,使程普用部分兵佯作懦弱,誘太史慈入險。
太史慈不知,進入伏圈。黃蓋率領伏兵,與程普、韓當一起將太史慈圍住。
太史慈不能再逃,被迫硬戰,結果大敗。黃蓋等將太史慈執住,捆縛送至孫策發落。
太史慈帶入孫策前,俗話說得好:“不打不相識”,孫策親給太史慈解縛,笑握著太史慈手道:“尚記得神亭事麼?若爾時為卿所獲,可相害否?”
太史慈亦笑答道:“未可知。”
孫策見他實說,而沒虛假,便大笑道:“今當與君同休慼,幸卿毋嫌!”
說著,即攜太史慈入,延令上坐,諮問道:“欲再進取劉繇軍何方法?”
太史慈謙讓道:“敗軍之將,何足論事?”
孫策婉駁道:“昔韓信得李左車,諮詢大計,終得成功;今我欲向卿決疑,願卿勿辭!”
太史慈這才思量片刻道:“劉軍被破,士卒離心,若至四散,恐難復聚,愚意欲出撫餘眾,引為公助,未知公可相信否?”
孫策起謝道:“這正為吾所願,明日日中,望卿歸來。”太史慈應聲即去。
諸將見此,皆進諫道:“太史慈不易擒住,如何縱去?恐明日必不復還。”
孫策搖首道:“子義乃青州名士,素尚信義,決不相欺。”諸將聽後,似信非信。
到了次日,孫策預備酒食,坐定相望,立竿候影,眾將士皆有疑惑,或有不還,或有定還。
影至日中,太史慈果挈眾歸報。眾將士方服孫策所料,齊聲歡呼。
孫策下座相迎道:“卿真信人,不負我一番賞識呢!”
遂命左右搬出酒餚,與共歡飲,至暮方散。
越宿,使太史慈署為門下督,使與祖郎同作前驅。再經奮戰,涇水以西六縣平定,孫策班師還吳。
轉眼間已是建安四年,孫策還吳後,正擬再出兵西略,忽聞袁術病死江亭,孫策譏笑道:“袁皇帝,其眾臣聲呼萬歲,也會病死麼?”
自袁術僭號稱尊,驕盈益甚,後宮數百,皆服綺羅,饜粱肉,獨未肯贍給窮民。
有司隸馮方家眷,避亂揚州,有女甚美,為袁術所羨,就令吏士強取入宮,列作嬪嬙,寵幸無比。後宮諸婦,各相妒忌,竟將馮女扼死,懸諸廁梁。袁術還道她別懷抑鬱,投繯畢志,當即慟哭一場,厚禮喪葬。嗣是悼亡益甚,釀成心疾。
又因孫策不肯相助,並致絕斷,引為深憂。再加將士屢敗,糧食告空,不得已毀去宮室,走向灊山,奔依部將雷薄、陳蘭。
誰知兩將已有貳心,把他拒絕,士卒又沿途離散,害得他憂惶迫切,不知所為。
袁術走投無路,只得遣使至冀州,欲投靠袁紹,且願將帝號讓與袁紹。
袁紹子袁譚方為青州刺史,聽到袁術訊息,寄書讓袁術來投。
袁術改轅北往,道出徐州,偏有大軍截住。探明何事,乃是劉備、朱靈奉曹操令,在此邀擊。
袁術自知不足敵劉備、朱靈,慌忙退還。那後軍輜重,已被劉備軍奪去,沒奈何欲南歸壽春,行至江亭,距壽春尚八十里。
時當六月盛暑,糧餉皆絕,只剩麥屑三十斛,分給隨從,供不敷求,自己但食粗糲,不能下嚥,欲乞蜜漿止渴,又無所得,嘆息良久,乃大吒曰:“袁術,袁術!奈何至此?”說到此語,胸前作惡,哇的一聲,嘔出許多狂血,接連不已,竟至鬥餘,倒斃床上。
袁術妻子等撫屍哭罷,草草棺殮,攜櫬奔廬江,欲依太守劉勳。
前廣陵太守徐璆,聞得袁術有傳國玉璽,糾眾還截,迫將玉璽繳出,方準過去。
袁術妻無法,出玉璽付徐璆。想當初,孫堅死後,孫策一行也遇類事,仍是袁術作惡。此時方為報應,即一報還一報。
徐璆得了玉璽,始引眾退去,自赴許都獻玉璽,得拜高陵太守。一代國寶,總算是仍還故主。
廬江太守劉勳,本為袁術部將,袁術妻家來投,當然收納。但袁術手下的長史楊弘、大將張勳等欲將其眾就附於孫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