剿滅嚴白虎之後,孫策忽聞烏程鄒他、錢銅和前合浦太守王晟,各聚眾萬餘或數千人,不服孫策令,割居一方。

孫策派人責令取締,並進按撫,而王晟等人卻無視其令,不聽按安撫,其勢更加囂張,攻池略地,鬧亂其民,孫策無奈引兵討伐。

孫策令程普、黃蓋、韓當三將兵分三路分別攻討。

程普率軍先來到烏程,鄒他聞之,領兵迎戰。程普見鄒他所聚之眾,人雖眾,但皆是烏合,就道:“吾軍齊據江東,威震四方,人皆投服,嚴白虎位俱最大,欲反對抗,卻受吾軍攻之,大破逃之夭夭,汝等不敵嚴白虎,大軍至此,還不相投,否則將被剿滅。”

鄒他更是上前答道:“吾輩既聚於此,不可相投,就是死,也與汝一拼。”

程普見鄒他其言之絕,無可挽救,便下令道:“攻!”

眾將士奮勇上前,鄒他之眾,不曾訓練,一番對殺,立即大敗,程普就將鄒他擒住,烏程戰事很快告終。

黃蓋率軍至錢銅處,重申前策道:“汝等若能就此相投,不但會免死罪,而且吾將量才錄用,願留軍中,可免一門徭役,不願者可引歸農田。”

眾人聽後,面對大軍壓境,人心換散,或有主動放下兵器者。

錢銅見黃蓋之言有動搖軍心之意,就對眾人大聲呼:“我等莫聽假言,如真相投,均皆死定!”

眾人又聽錢銅之言,不知聽誰,皆心存疑惑。

正當錢銅眾人猶豫之時,黃蓋一揮手,眾將士攻出,因錢銅眾人中,就有一些投降之意之人,沒經幾下,均皆投降。黃蓋行其諾言,不殺一降卒,並將生擒的錢銅,一拼帶回。

韓當領兵前往前合浦太守王晟處,誰知王晟早已準備一戰,已列陣於前,韓當剛至,王晟便率兵攻上。韓當奮力迎戰,一場廝殺,王晟終究不是對手,兵敗被擒。

程普、黃蓋、韓當三將勝利歸來,各自敘述付伐經過。孫策聽後,除黃蓋所說的降卒之外,均皆殺之,並將其匪首鄒他、錢銅和王晟,也欲牽出斬首,以免後患。

孫策母吳夫人聞之,急至孫策處,對孫策道:“王晟與汝父曾有升堂見妻之分,今其諸子兄弟皆已梟夷,獨餘老翁,何足復憚乎?”

孫策見母說起舊情,故也從之,於是就舍王晟不死,其餘人皆按前定統統族誅。

江東山越歷有反叛之亂,見孫策初來江東,立足未穩,更是蠢蠢欲動。鄒他、錢銅和王晟剛被破滅不久,又聞山陰宿山越民黃龍羅和周勃聚黨千人反亂,氣勢洶洶,洽逢孫策順道經過,就親自出討。

黃龍羅和周勃聽聞孫策軍到來,就率眾迎之。黃龍羅立於陣前道:“孫策,人人懼汝,而吾黃龍羅獨不懼汝!”

孫策部將董襲怒道:“吾家主公,是汝等這班山賊所能直呼的?汝若真有能耐,能與吾獨戰呼?”

黃龍羅道:“吾只想與孫策一戰。”

董襲道:“如此毛賊,根本無須吾主公動手,小賊拿來命來!”

董襲拍馬向前,殺向黃龍羅。黃龍羅立即迎戰,幾個交峰,黃龍羅見董襲確實厲害,自覺有些不敵,欲令人相助,不料董襲乘隙將黃龍羅斬於馬下。

周勃見之,縱馬前去,與董襲交戰,但也莫經幾個來回,也被擊殺。

孫策見對方頭目均被董襲所斬,敵方心陣已亂,他立刻揮手,令眾向前。眾兵衝向敵陣,與董襲一起,力戰群寇,山陰仍平。

卻說周瑜西行不久,接孫策令,讓他還鎮丹陽。然袁術卻不顧孫策感受,令從弟袁胤為丹陽太守,當時孫策仍從袁術,只得忍讓。

周瑜按令來到丹陽,見丹陽已由袁胤鎮守,就去省從父周尚。從父周尚重病已稍愈,他現已卸職,見到周瑜,便邀周瑜同返壽春,周瑜只得跟從。

周瑜隨從父周尚來到壽春,周尚引周瑜見袁術,袁術看周瑜儀表非凡,便道:“汝叔有恙,令得休養。但吾視汝身強力壯,可為吾將。”

其實周瑜心早有所屬,固辭道:“瑜資歷尚淺,需加歷練,欲為居巢長,方後為將軍重用。”袁術未識周瑜意,當即依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