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孫策攻破海陵,就轉攻湖孰。湖孰守軍早聽聞孫策軍的威武,秣陵等地快速攻破,現又聽到海陵,只經得一戰便被拿下。湖孰守軍們現聽到孫策攻來,人人膽戰心驚。他們吸取前城池陷落的教訓,採取固城自守,不予出戰戰術。

其實海陵也採取此種戰術,只不過自恃勇猛,心懷饒幸,受到孫策之誘惑,出城一戰,以致戰敗城破。

孫策率軍至達湖孰城下,只見城門緊閉,若是無人守城。

孫策心道,難道湖孰守軍見我軍到來,都閉門逃了?但又一想覺得可疑,不如先令兵攻城,以觀動靜,再作斷定。於是孫策不管三七二十一,手一揮,兵將齊上。

當兵將接近城時,忽從城頭上冒出許多將士向孫策兵四射,這使孫策大驚,趁著沒什麼傷亡,立刻令鳴鼓退回,再作計較。

退回的韓當,見到孫策道:“看樣子湖孰守將甚比海陵狡猾,他們竟然與吾等玩陰的。”

孫策道:“海陵逃兵可能早已來到湖孰,並將海陵攻破之況告之湖孰守將,湖孰守將這才作出如此計策。”

韓當道:“那隻能按常規攻城了。”

孫策點頭道:“傳令下去,整頓攻城戰具,準備再攻。”

韓當道:“善。”隨即就作攻城的準備去了。

經一番準備,再度攻城,不料幾次下來,仍沒將湖孰攻破。

孫策正遇焦急萬分之時,周瑜入帳獻計道:“幾經觀察,吾發現守軍都集中在北門,且準備了甚多的箭石,如單從北門攻入,一時難以攻破。吾料南面守軍必少,如吾率部分兵士暗自潛入南邊,從南面攻入,定能破敵。”

孫策道:“此計甚佳,吾在北門佯發動猛攻,以作掩護。”

周瑜道:“吾如在南面突破成功,就向空中放一火箭,以此為號。”

孫策道:“善。”

孫策、周瑜雙方約好後,孫策便分兵於周瑜,隨即就分頭按計行事。

等至夜幕落下,周瑜領兵暗暗潛入城南邊。

孫策估計周瑜已到達城南,就佯向湖孰發起了猛攻。孫策故意虛張聲勢,鼓聲陣陣,又是在夜下,城中守將十分驚恐。

大約半柱香時間,孫策只見空中出現了火箭,隱約中見到城頭上有了周瑜兵,守兵陸續被殺,城北門開啟,孫策一聲號令,趁機率軍殺入,湖孰攻破。

原來周瑜暗中來到湖孰南邊,果然不出所料,南門守兵甚少,周瑜率兵輕腳輕手上了城頭,出其不意,殺了城頭上的幾個守兵,即引兵入城,周瑜按約放出火箭後,迅速從南面攻向北門。

至達湖孰北門,周瑜兵分二部,一部分由自親率直向城北門頭殺去,另一部分由黃蓋率領,攻上城牆上。

片刻,周瑜斬殺守門將,開啟城北門,孫策率大軍湧入。湖孰城守軍見城內皆為孫策兵,不敢反抗,除少數兵逃出城外,其餘皆降孫策。

湖孰破後,孫策見城中藏糧甚豐,取出一部分作為軍糧外,大犒兵將。稍作修整,次日,就來到江乘城下。

江乘與湖孰一樣,緊閉城門,孫策怕象湖孰一樣,有人從城頭放箭,就令兵略試攻城。但不見城頭有箭射出,於是孫策就令兵用巨木硬將城門撞開,孫策兵順利攻入。沒經多少廝殺,守軍有的降,有的四處逃竄。

原來守城將士聽到孫策軍強勢,勢如破竹,降戰二種意見相持不下,所以城門雖關,但並沒做好任何防守,等孫策軍撞開城門,主戰的兵將方與孫策軍對殺,但幾經幾下,已知不敵,就四處逃竄。主降者向孫策軍投降,孫策均收之,留作兵用。

孫策連破海陵,陷湖孰、江乘後,直指曲阿。為使江東戰局更為有利,孫策商定,使周瑜獨向西行,以擴戰果。

江乘被破,一些守兵逃至曲阿,向劉繇報告江乘等城被破情況。其實除江乘剛破外,其他幾城的敗報,劉繇早已聞報,他知孫策軍將至,急忙整備兵械,以應對孫策來攻。

卻說先前助北海相孔融以解都昌城之圍的太史慈,聞同郡的揚州刺史劉繇受到孫策攻擊,已連破數城,自倚勇猛,總想找機會會會孫策。

恰巧孫策來攻曲阿,太史慈前往曲阿,來省劉繇,似是相助。

兵報入劉繇,劉繇因太史慈與己同郡,傳入相見。

太史慈入帳向劉繇行禮,而劉繇卻以前輩自居,稍以欠身作答,且問太史慈道:“聞汝曾依孔北海(指孔融),今日何故來此?”

太史慈答道:“孔北海早已解困,現聞明公亦至受敵,故特來效力,願為前驅!”

劉繇卻淡淡的道:“我亦聞汝忠勇,可惜少未更事。既來助我,可為偵察敵情,待我破敵後,遷擢未遲!”

太史慈聽後,覺劉繇輕視,失望而出。

劉繇之左右見劉繇有些大話,不肯用太史慈便勸道:“太史慈相助孔北海,英武過人,何不使為大將?”

劉繇搖首道:“許子將(許劭字子將)月旦評事,從沒提過子義(太史慈字),吾若重用子義,許子將能無笑我麼?”左右聽後仍罷。由此可見,劉繇用人過於迂腐,其果必敗已有初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