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人生巔峰?(祝大家新年快樂!)(第2/2頁)
章節報錯
到這一步,才是真正的那位“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曹丞相。
想到自己不作為就有可能導致曹操走上人生巔峰,成為人生贏家,憂心忡忡的看著自己的幕僚們,劉平搖著頭說道。
“曹孟德梟雄也,其帳下能臣輩出,武將眾多,麾下青州兵兵強馬壯,悍不畏死,戰力不俗,對於曹孟德,可是千萬大意不得的,如果他曹孟德真正的掌握住了陛下,然後同樣走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想法,憑藉曹孟德手下文臣武將的謀略,大漢腹地,兗、豫、青三州的人口以及地利,若這真的發展開來,不得不讓人望而生畏啊!”
以劉平現在的身份,說出這樣稱讚、重視曹操的話,讓幾位智謀之士不得不打起精神,稍微重視了一下,不過也只是稍稍重視而已,幾人對視一眼,最後還是由一直在解答劉平問題的董昭來回答。
“主公是擔心曹孟德,在掌握了我大漢天子之後,會藉此機會獲得大漢最正統的地位,由此既可以獲得巨大的人望,並且依託陛下,以漢室的名義招兵買馬,吸引人才,擴充實力。”
看到劉平點頭,董昭繼續說道。
“若有不臣者或者謀逆,或者對漢室不尊者,或者以莫須有之名,皆可按照曹孟德之心意,以奉天子之領,討伐之,按照這樣的情況,對曹孟德不施加任何限制任由其自由發揮在那,若長久的發展下去,確實與養虎為患並無不同~!”
很懂自己的心意啊,劉平感覺董昭的話說到了自己的心裡,老子就是這個意思,另一個時空雄霸四州的袁紹是怎麼死的,最後不就死在被養大了的曹操手下麼。
劉平點點頭表示認同。
“主公有如此的憂慮,不能說是錯,但是多多少少有些杞人憂天之意,曹孟德昭是認真瞭解過的!”
聽到聲音,劉平看到董昭用極其複雜的神情看向自己,猶豫了一下才緩緩開口。
“不知道是不是昭的錯覺,昭總感覺主公對於曹操似乎有些過於重視了,重視到了忌憚的程度。在昭看來,曹孟德屬於大智、大勇、大惡、大善之人,其人幹練有能,行事狠辣果決,膽略不凡,且性情極為堅韌,其麾下確實如同主公所說的一樣,智謀之士眾多,確實是一方實力諸侯。”
劉平心說,你一點都沒錯,忌憚怎麼能說沒有呢,不過劉平,包括沮授、郭嘉、呂布以及在場的其他人都被董昭的話吸引了。
“興平二年(195年)大漢戰火紛飛,主公一統河北,袁公路入侵江東,曹孟德同樣連州並郡四跨四州,經過去年一年的激戰,如今天下大勢已經漸趨明朗,主公坐北望南,曹操居中,汝南袁氏則佔據東南(孫策尚未自立)。”
“曹孟德南進入徐州、東進青州,中定兗州,西佔豫州,橫跨四州之地,確實名噪一時!不過中原四戰之地也,民生早已凋敝,如何能與較為安定的河北,以及淮南、江東相提並論?”
“曹孟德為震懾士族,大清洗之下,在兗州殺的血流成河,雖然震懾了治下的豪門大族,但也因此將天下士人、世人徹底拒之門外。”
“袁氏四世三公,然袁術奢淫放肆,無毫芒之功,纖介之善,而猖狂於時,妄自尊立,固義夫之所扼腕,人鬼之所同疾。雖復恭儉節用,而猶必覆亡不暇!”
“袁公路與曹孟德此二人與主公想比根本不值一提,主公在冀州同樣掃蕩大族、豪門,但是手段較為溫和,為被清掃的大族留下了一線生機,且幽州、冀州蒸蒸日上,主公興辦學院有教無類,士人如何選擇恐怕無需昭多言!”
“事實上,昭以為主公確實體恤民心,體察民情,不願意過度消耗民力。”
董昭突然誇獎起自己,劉平縱然臉皮已經很厚還是有點不好意思了,“咳咳,公仁,這就不必說了吧!”
“這並不是在單純的稱讚主公,昔日公孫瓚手中握有精騎四萬就已經稱雄天下,將袁紹壓的抬不起頭如今天下,除去主公之外,有誰手中可以握有十萬鐵騎?
劉平愕然,但是他發現其他人卻都是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
“昭曾經聽公與兄說過,主公採納了他之前提出的以‘挾天子以令諸侯’為核心,休養生息,然後向北攻略草原,隨後向南橫掃天下的佈局,而這佈局恐怕就是公與兄專門為主公量身打造的佈局了,正是由此體現了主公的仁慈!”
“若主公願意,就憑藉現在手中的十萬鐵騎,橫掃天下豈不是易如反掌?主公所慮者不過是後勤糧草而已,昔日袁本初憑藉冀州頂峰時期可以擁兵二十萬,如今主公佔據冀州。幽州兩之地,難道就支撐不起十萬騎軍作戰麼?”
“非也,昭嘗聞,河北戰事最為緊張的時候,主公缺糧,命留守薊縣的從事程緒向百姓借糧,兩天不到,百萬斛糧草可得,所以,這正是主公仁慈之所在!”
董昭話說的過癮可是劉平都想又捂臉的衝動了, 這是他自從穿越以來做的最賠本的買賣,聽著聽著,劉平都想找個地洞鑽進去了。
“正所謂仁者無敵,如今主公在河北廣修學校,推廣教育,興修水利,勸課農桑誠,百姓支援民心歸附,原本河內局勢不穩,然而就連河內百姓在聞知主公將抵達後都馬上回復了安定。”
“若主公真要出征,幽州、冀州、河內百姓豈不是鼎立支援,糧草唾手可得,若主公10萬鐵騎渡河南下,直撲青、兗、豫、徐州,曹孟德若沒有通天之能,其麾下文武沒有什麼天神下凡、撒豆為兵的未能,曹孟德有什麼辦法來阻擋我幽州大軍的進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