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尚!曹操!

劉平的腦海中這兩個名字來不停的轉換,想到曹操,劉平現在內心那個糾結啊,自己不去好像也不是太好。

按道理來說,曹操應該不會在先這種局面微妙的時候,打破跟自己形成的默契,而主公大規模偷襲自己後方的。

而且劉平知道根據現在自己手頭掌握的情報,曹老闆的主力應該是在潁川境內伺機而動的。

劉平還知道,曹老闆可以不是自己,跟自己這邊到現在最終目標還沒有確定下來不同,曹老闆的目標無疑是非常明確的,曹老闆的眼睛正直勾勾的盯著洛陽,直勾勾的盯著正在一路東進的漢獻帝劉協,否則他把兵馬調集到距離洛陽最近的潁川幹什麼?

和自己不同,曹操的青州兵可是以步卒為主,就算青州兵吃苦難耐,可是機動力比自己差的可就太多了,明目張膽的大規模調動兵馬自己不可能不知道。

再一點,就算之前所有的東西都是曹操的佯動,已經聯絡好了袁尚準備偷襲自己,就算真的打了冀州守軍一個措手不及,自己難道就真的怕了他麼?

就算去掉幽州防備異族以及防備遼東、遼西兩個公孫的兵馬,清河國的張遼手中有一萬騎兵,駐守河間的曹性手中同樣有一萬騎兵。

就算突襲之下,邯鄲的一萬騎兵全部戰死,邯鄲失守,趙國淪陷,只要孫瑾能夠守住中山治盧奴半個月,張遼他們的援兵就可以抵達,只要能夠拖住曹操半個月的時間,自己在河內的三萬騎軍主力就能夠返回。

如果是攻城,說實話劉平還是很犯愁的,畢竟騎兵再牛也沒法直接登上城牆,可是如果是野戰自己可就不怕了,在河北廣闊無垠的平原上來一場遭遇戰,和曹操來一戰戰略決戰,劉平想想就覺得興奮。

以自己手下精銳的幽州鐵騎對戰曹操以步卒,準確說是以青州兵為主的步卒,雖說不至於是單方面屠殺,可是曹操是絕對佔不到便宜的,甚至真打起來,曹操連跑的機會都沒有。

但是這個念頭也就一閃而過而已,曹操又不傻怎麼可能學著袁紹沒事跑到河北來給自己送人頭呢,運輸大隊長可不是每個人都能當的!

要知道,比起順風局變豬,逆風局成神的袁紹,曹老闆那可是文武雙全的,順風和逆風可以切換自然,雖然也有因為驕傲而馬失前蹄的時候,可是總體來說曹老闆除了對於人妻的偏愛之位並沒有太大的短板。

還有一點和袁紹不同的是,曹老闆手下的謀士們。

賈詡此時還沒有逃出關中,自然沒有打上曹操的烙印,可是“王佐之才”荀彧,以及謀略、戰術上的天花板荀攸這叔侄兩日可是都已經在曹操的帳下了。

郭嘉這廝提前被自己收編了,自然不會在曹操那,可是戲志才好像還沒死呢,那可是一個在謀略是不亞於郭嘉的人才,起到的是和郭嘉一樣的作用。

再加上心狠手辣、殺伐果決可以獨當一面的程昱,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毛玠,這些傢伙從成色到質量絕對不比曾經的袁紹的謀士群要差,甚至還略勝一籌。

更重要的是和袁紹謀士們相比,曹操的幕僚們不僅能力不俗,而且心可是很齊的,雖然也各有打算,但是整體來說還不至於像袁紹一般派系林立,嚴重的內卷極大的削弱自己的戰鬥力。

不管因為什麼原因,如果輕視了曹操,那可是會吃大虧的,劉平自己好不容易攢下了這麼大一份家業,如果就這麼直接學著袁紹,直接全部送給了曹操,劉平感覺那自己可以就太冤枉了。

其他人不知道但是劉平知道的是,如果在自己不東進去接應漢獻帝劉協的情況下,如果劉協這小子命大,最終不僅逃出關中,還能順利的經過河東—河內返回洛陽,那麼曹老闆絕對會在第一時間進軍洛陽,直接將漢獻帝劉協死死的攥在手裡。

“諸位,如果平所屬的幽州不派兵西進,不參加可能會在河洛發生的變局,萬一曹孟德在亂局中獲勝,陛下最終為曹孟德所掌握,而曹孟德在掌握陛下之後,立刻返回他自己控制的地區,那當如何是好?”

劉平說話的時候是帶著憂慮的,然而劉平發現他說完之後看向周圍幾個謀士各有主想法的謀士的時候,發現郭嘉、董昭,再加上披著儒生外衣行商君之禮的田豫,幾人都對自己所說的話毫不在意。

就連對於曹操重視程度最嚴重的的沮授,也只是微微的皺了皺眉頭就恢復如常,一副完全沒把劉平這句話當成一回事的感覺。

這幾個人這一波操作讓劉平感覺和很受傷,而且劉平感覺這個趨勢不好,太祖他老人家不是說過麼,在戰略上可以藐視對手,但是在戰術章必須要重視對手,因此劉平覺得自己有必要提醒一下自己的謀士們。

曹操是不是治世之能臣,顯然已經無法去驗證了,但是亂世之奸雄絕對是毋庸置疑的!

事實上,曹操在真正崛起之前,普天之下絕大多數人,甚至包括曹操本人都沒想到過曹操有朝一日能夠統一北方。

雖然在這個時空,因為自己的原因,現階段曹操不僅擺脫了袁紹小弟的尷尬身份,其力量也得到了不小的增強,但是依舊並不為大多人看好,從士林中依舊稱呼曹操為閹黨之後就可見一斑。

然而這一切的轉折點,或者說曹操的亂世之奸雄的道路真正的起點,絕對是從他得到漢獻帝劉協,“挾天子以令諸侯”開始。

不得不說漢獻帝劉協這個傀儡,在曹操的手裡得以發揚光大,在發揮皇帝的作用這方面,曹老闆是無出其右的,在迎奉到漢獻帝劉協之後,曹老闆會將漢獻帝請回自己手中的許昌,並且遷都許都。

正是從這時候開始,曹老闆才真正實現“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構想,升職加威,從閹黨之後變為匡扶漢室的國之棟樑,當上大司徒,成為大漢的CEO,迎娶人妻無數,從此走上人生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