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殿下極好(第1/2頁)
章節報錯
北疆,離邊境千里之遙的睢淵城外,原是一片荒蕪衰敗的原野山林,自綏遠到後,一切便換了模樣。
為安頓邊境兩城的流民,綏遠從軍裡調撥了幾千將士幫著難民們重建家園,起初將士們打心裡不願,堂堂七尺兒郎,當該為國拋頭顱灑熱血的時候,卻被太子殿下莫名其妙當成了匠人使喚,擱誰誰樂意?
可沒法子,原本準備在邊境跟他們死耗的羿王大軍,居然被太子殿下一個陣法逼退了,這會兒仗沒的打,匠人的活他們再是不願幹,也得硬著頭皮上了。
邊境苦寒,原就是雞不生蛋鳥不拉屎的地方,如今經歷戰火,更是寸草不生。
為了給流民們建房,綏遠親自帶著將士們去山裡砍樹,沒有現成的木材,他便從軍裡尋了會些木匠的兵,日日拉著他們守在砍回的木材旁削木頭,手藝不需多精,削得齊整圓潤,用那些東西蓋出來的房子能結實耐用就成。
這是綏遠對那些個兵木匠嘮叨的日常話。
趕鴨子上架的‘木匠’們,被太子殿下日日耳提面命,已然將他那話記得滾瓜爛熟了。
這日睢淵城外的流民區,依然是如火如荼蓋房子的一天。
綏遠身為北疆太子,這會兒也沒閒著,自景羿撤兵後,他便一直領著將士在此,但凡能插得上手的活,他二話不說親自上陣,不但與將士們流民們同吃同住,還絲毫沒有太子的架子,事事親力親為,短短不過月餘,綏遠已然成為邊境百姓心裡最為可靠的存在。
“誒誒,你們看看,咱們的太子殿下可真是仁厚親民,日日守在這難民營裡,連搬木頭上房蓋瓦的粗活都跟著咱們一起幹嘿!”
“那可不,咱們殿下不比旁人,性子仁善還親和,若不是這難民營眼看著要建成了,我還不樂意回那軍營裡悶著呢,殿下仁慈,為了這許多流民特地在這幫著他們重建家園,兄弟們跟殿下待著,倒是舒心的很。”
幾位匠人一邊削著木頭,一邊遠遠瞧著正在一處新房子頂忙上忙下的綏遠,笑得樂呵極了。
原先只在營裡聽了些許殿下的謠言,說這位太子殿下從前也是不受先皇待見的,那時還有人猜測,是否是他太過懦弱無能,先皇瞧不上眼,這才將其冷落?
軍中將士一度對這位太子殿下非議頗多,甚至在他初入軍營時,還對他極度蔑視。
如今日日與殿下相處,親眼見著他為流民們所做的一切,將士們才慢慢了解這位殿下。
高高在上的太子殿下,能做到綏遠這般無慾無求,和善親民的地步,屬實少見了。
越是稀有,便越是珍貴。
不管從前外界是如何議論這位太子,但如今看來,他確是為國為民做到了極致。
若將來有一日他登基為帝,想來必然會是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
“殿下,歇歇吧!馬上晌午了,該到飯點了。”
一老人家推著裝滿茶水的牛車從遠處走來,見著綏遠肩上尚扛著木頭,露出的臂膀處已然汗溼,頭上亦是累得滿頭大汗,老人家臉上頓時皺起,“哎喲殿下,莫累著了,快歇會兒吧,當心身子吃不消~”
綏遠正要往屋頂爬,一見這老人家又端著茶水來了,臉上一鬆,俊眉霎時高揚,“劉老來了,新屋子住的可習慣?”
他將肩上的木頭快速傳上房頂那人手裡,這才活動了下痠痛不已的身子,緩緩朝劉老走來。
經過這些時日的趕工,安置流民的房屋如今已然完成大半了,劉老便是最新住進新屋的那一批,這幾日見他和將士們在這頭忙碌,怕他們無暇照顧自己,他便日日端著茶水過來。
老人家心善,太子待他們親和,他自然懂得投桃報李。
這不,一見綏遠過來,便主動盛了碗茶遞了過去,“還得多謝殿下,不辭辛苦幫著我們修蓋屋舍,那屋子蓋得敞亮結實,老頭子我住的舒坦極了,這幾日大傢伙想著在營邊上種些小菜莊稼,待來日種成結了果,定要拿來給先給殿下嚐嚐鮮!”
不似剛來那時的悽苦,如今的劉老滿臉俱是滿足,有了安生之處,他們便算落了根。
綏遠接過那茶水往嘴裡猛灌了幾口茶,這才彎眼衝劉老輕笑,“那便好,待改日得空,我去你那看看,種菜這些苦累活,我且能幫你們幹不少呢!”
一聽殿下又要跑他們菜園子裡幫忙,劉老仿若受到了驚嚇,“使不得使不得,殿下千金之軀,每日上房蓋瓦已是辛苦,如何能再讓你受累!”
他連連擺手,綏遠看著一陣好笑,這老人家是個實在人,總怕給他添麻煩,卻不知他這麼做也是有私心的。
老人的兒子死在了戰場,剩下一兒媳,還有一小孫。
原本一家三口尚能勉強度日,不幸的是,他那兒媳……被北疆皇那狗賊擄了,做下那等禽獸之事後,竟還將人一劍殺了。
兒媳一死,留下了老人和孩子,往後的日子何其艱難他可想而知。
是以,在眾多流民中,他對這老人格外照顧,對那孩子更是呵護有加。而第一批屋舍,便是他親自帶著人連夜為這老人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