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人只知太子殿下辛勤為民不辭辛勞,卻不知,他心裡對他們的愧疚多於憐憫。

戰事雖是北疆皇一手挑起,但自己作為太子,並沒有第一時間想著阻止,而是因著自己綏遠的身份,對這國家的戰事乃至百姓十分漠然。

在他眼裡,北疆是陌生的,北疆的百姓,是他那名義上父皇的,而他,只不過是藉著寧致遠身子勉強度日罷了。

他的國家,他的臣民,生死如何,與他綏遠何干?

直到那一天,他為了告知景羿有關流雲的事趕來邊境,親眼見著睢淵城外,那磊磊屍骨,滿目瘡痍之下,老叟涕淚,稚兒尋爹喚娘嗷嗷哭喊的慘相,綏遠才漸漸意識到,自己曾經對他們的漠視,大錯特錯了。

上天有好生之德,哪怕是個陌生人,也不該喪失對人基本的憐憫,而那時的他,卻眼睜睜看著景羿那萬千兵馬直入邊境。兩城被毀,苦的是北疆的百姓,和萬千妻離子散的無辜之人。

他本有能力阻止景羿,卻因著北疆皇的緣故,他選擇了冷眼旁觀,如果他那時有一分猶豫,心軟那麼一絲,如今便不會是這種局面。

狗皇帝死有餘辜,他殺得,可這些無家可歸的流民,卻可以說是他一手造成的。

是以,為流民修建屋舍,是他心甘情願,亦是為彌補他從前的過失。

如今見這老人家對自己如此感恩戴德,倒讓綏遠心裡更是過意不去,若劉老知道自己的兒媳是被他的父皇一手殺害的,這會兒見了他,又會是何種心態?

罷了,他終究也是個懦夫,也怕被千夫所指,更怕自己誠心相待的人,有朝一日對自己反目。

所以,那就這樣吧,他儘自己所能為他們傾盡一切,但願能為自己從前犯下的過錯減輕一些罪孽。

“劉老,這日頭太烈,回去吧,待這所屋舍建好,我便去你那,安安那小傢伙我有些日子沒見了,也不知他有沒想我?”

綏遠轉了心思,想到那個天真浪漫的孩子,心情再次舒朗了起來。

他還答應過孩子,要教他耍拳,領他學輕功呢~

一提自家孫子,劉老蒼老的臉上立時浮上慈愛的笑意,“勞殿下惦記了,安安近日常唸叨您哪,玄玉和司楊侍衛這幾日在老鄉們的菜園子裡幫忙,可把安安稀罕上了,說侍衛哥哥們文武雙全,這不,一大早嚷著侍衛大人教習武藝,這會兒怕是已經練上了。”

“哦?哈哈,這孩子,小小年紀想著學武,將來指定不簡單,劉老有福了!”

“哪裡哪裡,託殿下的福,日後他能平平安安,老頭子我便知足了。”

孩子的父親便是死在了戰場,孫兒是他劉家的獨苗了,只求一生無病無災平穩度日,哪敢再求大富大貴光宗耀祖?

老人的心思綏遠看得明白,卻也不說破,以後的事,誰能說的清呢。

“無礙,安安我看著很喜歡,日後我多看著便是,指定不能出大岔子。”

老人家不求別的,安穩一生而已,他給得起,這是他欠的,該還。

“呵呵,安安有殿下照拂,也不知是哪輩子修來的福分哦。”

老人家笑著,滿心滿眼俱是雨後初晴的亮堂。

戰火無情,人卻有義。殿下如此,底下的侍衛亦隨了太子的性子,對他們這些流民很是親和友善,孩子雖懵懂,卻最是能看透人性的,安安對殿下很是倚賴,對侍衛幾個也是親近。

而向來能讓孩子喜愛的,必然也是頂頂好的心善之人。

“殿下,午膳該到了,若不嫌棄,今日上我那吃去?副將大人前日子給大傢伙分了米麵,老頭子和孫兒二人如今有這安穩日子,多虧太子照拂,便讓我聊表心意,雖是粗茶淡飯,也算全了我的一番感恩之心。”

劉老滿臉堆笑,熱情邀綏遠去竄門,綏遠看著頓感心酸,卻不忍拒絕。

米麵是他下令派發的,用的是軍糧,朝廷的賑災銀兩還未到,他只得先從軍營救濟了。

否則這麼些老弱婦孺,沒個口糧,該如何度日?

“成,待我將這屋舍封了頂,便上你那去!”

白吃白喝自然是不行的,等會兒再帶些銀兩,算是犒勞主人家殷勤招待了,綏遠如是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