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生兒子。”舞娘沒羞沒臊地說。

樂陶陶的營銷套路——對於侯爺這樣精明的人應該褪去包裝直擊要害。

若那支舞是包裝,那麼“生育能力”就是賣點了。

“我有兒子。”侯爺答說,婉言拒絕。

“妾知。不過侯爺的兒子,一個太羸弱,一個是野種。”舞娘大膽地說,“都不是世襲爵位的好苗子。”

“放肆。”侯爺顯得很生氣,但語氣並不強硬,舞姬知道,他不得不同意她的說辭。

她的冒險初具成效。

那這侯爺何許人也?憑什麼被個小小舞姬拿捏?

其實拿捏侯爺死死的不是小小舞姬,而是在背後出謀劃策的樂陶陶!

樂陶陶翻過資料,瞭解過侯爺生平。

原來侯爺本名上官荀,弘農侯之後,是當朝上官王后的兄長。

這人少時好飛鷹走狗,遊蕩無度,旁人都說他不學無術。

長大後突然有天他開始痴迷於武學,繼而博覽兵書、日日習武,潛心抄集諸家兵法,注《孫武》十幾篇,練就了一身硬功夫。

不久,吳國賊人生事,他拜騎都尉討賊,後徵為太守,由此仕途坦蕩平步青雲。

就在這時,他中途突稱疾歸鄉,賦閒守著世襲爵土做起了不問朝政的紈絝公子。

別人便又說他年少氣盛、武人意氣,不善官場上陽奉陰違那套,為此自暴自棄葬送了大好前途,替他可惜。

可他卻不惱不急,把鼎盛精力放在了飛蒼走黃及傳宗接代上。

一年、兩年,三年、四年,納了妻妾三房,算得上兒女成群。

“成群的是閨女,兒子還是那兩個不爭氣的傢伙。”舞姬看破又說破,不留情面。

“娘子是要怎樣?”侯爺問說:“何苦一而再再而三地羞辱?”

“侯爺這麼說就是怪賤妾尊卑不分了,賤妾實在是惶恐。”舞姬連忙放低姿態,解釋說:“妾只是想要侯爺正視問題,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