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本歷史線上,這種船最終發展為滿清和明鄭水師的風帆戰艦主力,能裝載大炮二十四

門。

當然,此時的張順並不知道這種「大鳥船」最終會發展成一種典型的中式風帆戰艦,但是他同樣從明廷各種疏犢和圖集之中,發現了這種新出現的「大鳥船戰船」。

張順的心思很簡單,就是準備採取一個「三步走戰略」。

第一步,初步建立海船廠,製造出這種適宜在沿海作戰的「小鳥船」。

第二步,在「小鳥船」戰艦的基礎上,發展出一陣適宜在近海雙層甲板的「大鳥船戰艦。

第三步,技術成熟以後,以明朝封舟為基礎,設計一款三層甲板遠洋戰艦。

三種戰艦,一個目標,由近及遠,深入大洋!

「這......」張子舟聞言沉吟了片刻,這才點了點頭道,「好,既然如此,微臣這條命就賣給殿下了!」

從漕船到戰船,從河船到海船,中間有多少困難險阻,他一句話都沒提,便一口答應了。

只是他這邊答應的痛快,那邊張順倒有點坐不住了。

茲事體大,你千萬別給本王掉鏈子了啊!

想到此處,張順不由開口追問道:「此事非同小可,若是耽誤本王正事,殺頭事小,壞了本王大計事大。」

「不知你心中可有章法,說出來讓本王參詳參詳!」

「千難萬難,萬事開頭難!」張子舟聞言這才開口道,「臣以為若想做成此事,第一步便需要前往大沽口附近,考察廠址。」

「若是舊廠可用,便一邊建造船隻,一邊擴建舊廠;若舊廠不可用,則先使舊廠備料,另行選址建廠。」

「其中油漆、黃麻、桐油、鐵件皆可先呼叫通州、臨清等地成品。至於其他常見輔料,則重新採購便是。」

「只有一樁事兒,萬分緊要,非殿下不能為之!」

「何事?」張順心中頓時有幾分猜度,不由開口問道。

「木植!」張子舟斬釘截鐵道,「凡造船,非得用大木,硬木不成。」

「松、杉最下,其次樟木、榆木、柚木、雞翅木、黃花梨、鐵力木乃至楠木。」

「其中廣船皆用鐵力木,故而堅硬如鐵,與之碰撞者立碎!」

「像往常造漕船,常用松杉,只三五年便須修整一次,實在是等而下矣。」

「今造海船、戰船,即便用松木、杉木勉力為之,然而龍骨、船舵、桅杆等處,仍然需要堅木!」

「吾觀殿下所言鳥船,大體在五百料左右,當用木料二百五十根上下。若造三十艘,共需七千五百根。」

「這天津附近並未森林,亦無大樹,不知如何為之?」

「七千五百根?」張順聞言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然後實話實說道,「本王欲從遼東輸入,不知可乎?」

「遼東?」張子舟聞言一愣,心道:如今後金竊據遼東,殿下你又如何輸入?

不過,茲事體大,非他一個小小的工部主事所能置喙,便應道:「如此也好,遼東苦寒,樹木更為堅硬,若有何用之材,自當用之!」.

四代重女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