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那大同巡撫張維世若能投我,何吝王爵耶?”

“卿若助我,公侯可待,不知惟華以為如何?”

那吳惟華聞言不由大喜,不過依舊確認道:“王是何王,爵為何爵?”

“王為親王,爵為公爵!”本來洪太還想含湖一下,但是渡過剛剛收到訊息的震驚之後,立即反應過來此事對“大清國”來說極度有利。

如果宣府、大同兩鎮投向自己,那麼後金軍在關內就有了立足之地。

東可以覷京師,南可以壓山西。

到時候明國京師門戶洞開,義軍山西防線只能設在偏頭、寧武、雁門一線,一如北宋故事。

此事若能實現,堪比遼國奪取燕雲十六州,誠子孫萬代帝王之業也。

莫說一個親王,就是十個親王也當得!

那吳惟華聞言頓時喜出望外,又先後向洪太為平遙商幫討要了皇商身份及蒙商專營之權,這才心滿意足的拜別了洪太。

那洪太雖然許以親王之位,心中猶不自安。

他不但親自相送,又讓士卒從劫掠的財貨之中挑取了金銀珍寶、皮毛奇貨二十三件,權作禮物贈予宣府巡撫張維世。

待到吳惟華一去,那睿親王多爾袞眼見洪太面帶憂色,不由開口問道:“吾皇身為九五至尊,如今禮賢下士,賜以親王之位,此事理當十拿九穩,陛下何以憂心忡忡耶?”

“按理來說,理當如此!”洪太聞言點了點頭道,“只是茲事體大,朕恐突生變故,節外生枝!”

多爾袞聞言一愣,不由拜道:“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講!”

“是,殿下。以吾之見,我滿洲自起兵以來,以兵鋒盛,威震四海。”多爾袞不由康慨激昂道。

“如今宣大兩鎮事關!生死,殿下何以寄希望於他人,而獨不相信我軍兵鋒耶?”

“嗯?”洪太聞言頓時恍然大悟,“你的意思是……”

“臣請令兵馬三萬尾隨而去,若那張維世果然投我,便可藉機駐軍,以免反覆。”多爾袞冷笑道。

“若是那張維世態度仍在兩可之間,我便以威臨之。”

“若是那張維世轉而投順,我便伺機殺其人,奪其城,如此方為萬全之策。”

“好,好個睿親王!”洪太聞言不由哈哈大笑,“我滿洲有如此睿親王,合當奪取天下!”

而就在吳惟華、多爾袞一前一後前往宣府的時候,大同巡撫葉廷桂、大同總兵王世仁和宣府總兵李國樑三人正快馬加鞭趕回大同。

然而他們剛出石嶺關,抵達猩州境內便被人攔住了。

葉廷桂、王世仁和李國樑不由大急,連忙喝道:“如今我三人已經投靠舜王,急欲前往宣府說降宣大兩鎮,若是誤了大事,罪過不小!”

“咦,竟有此事?”三人話音剛落,卻不料從旁邊走出來以後仙風道骨的老道士來。

那老道士不由笑道:“我乃舜王麾下謀士宋獻策是也,若是果然如此,且細細說給我聽,我自有一番計較!”

三人眼見走脫不得,無奈之下只得粗略的把事情經過提了一提。

不意那宋獻策剛聽完大半,不由一拍大腿道:“湖塗湖塗,大事壞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