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價碼(第1/2頁)
章節報錯
“你就是吳惟華?”洪太高高在上問道。
“學生正是,受宣大兩鎮委託前來拜見陛下!”吳惟華聞言連忙諂媚的拜道。
“惟華,惟華,好名字,嘿嘿!”洪太聞言不由一樂,開口道,“這宣大兩鎮好大的口氣!不知他們派你前來,是何勾當?”
對於宣大兩鎮,其實洪太並不十分擔心。
雖然這兩鎮人馬相加有十五萬之數,奈何糧餉不足,又吃空餉嚴重,其實可用之兵不過兩三萬之數。
而這兩三萬兵馬如今又南下山西,和“順賊”作戰。
其麾下人馬守則有餘,攻則不足,無關天下局勢,故而不足為慮。
依照洪太的心思,宣大兩鎮這一次派人過來,不外乎“互市”而已。
宣大“互市”傳統大致始於嘉靖年間。
時值俺答汗大舉入侵,總兵張達、林椿戰死,朝廷啟用仇鸞鎮守大同。
結果這仇鸞畏懼俺答汗兵力,居然使人賄賂俺答汗,請其避開大同。
自此以後,宣大兩鎮守將也多學有學樣。
崇禎五年,洪太帶領後金精兵追擊西逃的虎墩兔汗,軍中糧盡。
當此危及之時,宣府巡撫沉棨急後金之所急,想後金之所想,“牛酒犒勞”,又將本來用於賞賜虎墩兔汗的財物一併“賜”於後金,以解其燃眉之急。
有鑑於此,洪太還道宣大兩鎮這一次派遣吳惟華前來,準備依照“舊曆”,繼續“互市”而已。
不曾想,那吳惟華聞言不由哈哈一笑,開口便石破天驚道:“良禽擇木而棲,今明廷及及可危,人心惶惶不安。宣大兩鎮欲重擇其主,君其有意乎?”
“什麼?”洪太聞言不由霍然而起,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這些人先是賣物資、賣隊友、賣國家,這一次居然準備連自己都賣了,真是一點臉都不要了嗎?
也難怪洪太如此驚訝,原來先前派出使者和義軍爭奪朱燮元部明軍的乃是太原城外的阿濟格部,故而洪太本人尚不知情。
他本以為宣大兩鎮一如前例,只是緊閉門戶,但等自己退卻,然後藉機“互市”而已,不曾想竟有此變。
“君果有此意,朕不吝嗇重賞!”洪太何等人物,聞言頓時反應過來這個事情的重要性。
如今後金入關,本打算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欲藉機張順爭奪天下。
不料張順果斷對阿濟格部下手,將其圍困在太原城外,頓時讓洪太陷入了極端被動的境地。
如果不救吧,一口氣損失三萬精銳,不但動搖了後金的根基,更是使其喪失了這一次爭奪天下的主動權。
如果救吧,如今義軍有了準備,近十萬大軍相互攻伐,頃刻之間哪能分得出勝負。
若是短時間內分不出勝負,那麼缺少輜重糧草,又處於敵境的後金軍就會陷入進退維谷的局面。
甚至洪太設身處地而想,“順賊”也肯定會發現自己這個破綻,一心固守城池關卡,自己又能奈其何?
而就在洪太左右為難之際,吳惟華所言之事,可謂是雪中送炭、絕渡逢舟,如何不讓他喜出望外?
崇禎二年,我後金幾近崩潰,迫不得已奮而一擊,幸有將領與我暗通款曲,遂得滿載而歸。
崇禎五年,追擊虎墩兔汗糧盡,又有沉棨及時奉上糧草。
如今自己處於戰略被動之際,又有人獻上宣大兩鎮,豈非天意耶?
想到此處,洪太不由精神大振,開口笑道:“先前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與我有血海深仇,一旦來投,皆為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