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還是沉吟了片刻,繼續下令道:“著王升、張鼎和盧象觀三營悄悄前往靈石待命形勢,且不可聲張,使敵人發現了蹤跡。”

孫傳庭見張順佈置的密不透風,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道:“如此,太原可得,明軍可破,天下可定,臣無從置喙矣!”

從大同到太原不過四百里,張鳳翼率領宣大軍一路南下,第五天便破了石嶺關,第七天便抵擋太原城北。

且不說宣大軍在北面安營紮寨的時候,雙方如何較量,且說那張鳳翼抵達太原以後,連忙進了太原城前去拜見晉王和左柱國朱燮元兩人。

如今駐在太原的晉藩藩王乃是二十多歲的朱審烜,被明朝廷當豬恩養這許多年,早就成了廢人,並無什麼本事和能力,那張鳳翼不過以例走個形式而已。

反倒那朱燮元見了張鳳翼,不由欣喜若狂,連忙將他迎進堂內,雙方分定主客坐下,劈頭就問道:“不知張尚書這次帶了多少兵馬,可有攜帶紅夷大炮?”

宣大總督張鳳翼為之愕然,不由開口道:“下官這次前來,共帶領精兵一萬,其實七千皆是本督標營。”

“至於紅夷大炮,過於沉重,不便於快速救援太原城,故而留在了大同、宣府等地。”

“原來張尚書也是大意輕敵!”朱燮元聞言不由扼腕嘆息道,“如今城外‘順賊’就有兩萬之數,又攜帶了不知多少紅夷大炮,火力甚是兇狠。”

“先前我也曾率領萬餘大軍,將此賊約莫五六千人圍在汾河沿岸。”

“沒想到賊人非但不退,反而背河列陣,全恃紅夷大炮。我軍兵馬實倍於賊,卻久攻不下,反倒被賊人火炮打死打傷了不知多少。”

“吾恐麾下人馬傷亡過重,不利於太原防守,故而只好撤軍。”

“戰後,得士卒撿會賊人炮彈,多有十斤、二十斤重彈,始知賊人早攜帶紅夷大炮矣。”

“故而,本督以為,無紅夷大炮則萬萬不能與‘順賊’接戰,以免枉送了身價性命。”

那宣大總督張鳳翼聽了朱燮元這番言辭,差點被他當場氣笑了。

什麼紅夷大炮?那張鳳翼對此再瞭解不過。

這時候無論明金還是遠西諸國,所鑄紅夷大炮皆沉重異常,重達兩千斤以上,故而攜帶不便,多用來防禦或者轟擊城池、營壘。

那“順賊”須沒有三頭六臂,又進軍神速,如何攜帶了這許多沉重異常的紅夷大炮?

那張鳳翼不由疑心朱燮元老邁膽怯,心道:“這朱燮元果然是徒有虛名,坐失良機。”

“其就任一來,不能整頓兵馬,主動出擊,反倒一味死守,坐看賊人連陷蒲州、絳州、平陽和霍州等要地,實可恨也。”

他不由不陰不陽道:“左督師勿憂,下官到來正合助督師擊破此賊。”

“以吾度之,那‘順賊’雖然進軍神速,卻必不能攻佔平陽府全境。我又聽聞開封、大名、潞州等要地依舊在我大明手中。”

“故而其勢雖兇,實則如同空中樓閣而已。”

“只需這幾日稍挫此賊,定讓他知難而退。他若不退,那真是天助我也,江山再造之功,合當為你我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