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誰為唐肅宗(第1/2頁)
章節報錯
“臣吳甡見過周王殿下!”河南巡撫吳甡向周王朱恭枵伏而拜謁道。
明代臣子見親王下天子一等,行四拜之禮。
周王朱恭枵如今年近六旬,鬚髮幾乎全白。
一個人到了他這種年齡,要麼一輩子就這麼渾渾噩噩過來了,要麼是越活越通透。
那朱恭枵不由半眯眼看了看伏在地上的吳甡,半晌才道:“起來吧!”
“俗話說:無事不登三寶殿,吳撫軍今日拜訪, 不知所為何事?”
吳甡聞言一驚,心道:這周王素來稱賢,如今看來不可以等閒視之。
他不由起身,認認真真道:“殿下久在府中,不知天下形勢。如今‘順賊’洶湧,海內鼎沸。如今賊人又大舉進犯,朝廷危在旦夕, 天下有傾覆之虞。”
“幸有左督師朱燮元甘為李臨淮,死守太原;右督師楊嗣昌甘為張睢陽,死守彰德。”
“如今臣欲為郭汾陽,只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不知周王可願助臣一臂之力?”
朱恭枵聞言心裡一突,連忙按捺住情緒,低聲問道:“此話怎講?”
“臣麾下有左良玉、虎大威、陳永福、祖寬四員虎將,奈何麾下人馬多有損傷,實則不足七千之數。”吳甡不由連忙應道。
“臣欲招募人馬,以討賊兵,奈何無糧無餉,為之奈何?”
“本王乃朝廷宗藩,不可干預朝政、軍務!”不意周王朱恭枵根本不接那話茬, 反倒向和吳甡打起了官腔。
這個時代,由於張順改變了世界線。
那福王朱常洵被義軍殺死之事既沒有發生, 唐王朱聿鍵因為“勤王”被圈禁之事也沒有出現, 所以周王朱恭枵還比較謹慎。
“開封城乃殿下宗藩所在,一旦有失,傾巢之下安有完卵?”河南巡撫吳甡不由輕輕笑道。
“若殿下肯為天下計, 散盡家財, 天下將士敢不念周王苦心乎?”
吳甡這番話卻是說的太直白了,讓周王朱恭枵頓時臉色陰晴不定。
其實河南巡撫吳甡前來拜見自己,朱恭枵自度已經猜出來七七八八,也做好了出血的打算。
只是他萬萬沒想到,這吳甡自開口以來,一直話裡有話,讓他摸不著這廝究竟是何心思。
明朝自成祖朱棣以來, 藩王一直受朝廷猜忌打壓。
大明藩王固然還有許多特權,也能作威作福, 但是在歷任皇帝的默許之下, 也十分不受大明朝野上下不待見。
稍有越距,一旦被御史、督撫抓住把柄, 就會被狠狠收拾一頓。
而今天河南巡撫吳甡這番話看似在簡簡單單的“借錢”, 其實卻別有意味。
既然有人想做李臨淮,有人想做張睢陽, 還有人想做郭汾陽,那究竟誰來做唐玄宗, 誰來做唐肅宗呢?
原來當年安史之亂之時, 固然有李光弼, 張巡和郭子儀等人忠貞為國,拼死抵抗,自然也少不了爭權奪利,爾虞我詐。
彼時唐玄宗李隆基逃離長安入蜀,太子李亨藉機北上,在得到朔方軍支援以後,在靈武登基。
而當時郭子儀、李光弼率兵五萬趕赴朔方行在謁見,兩人分別被任命為兵部尚書、戶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節度使。
這事兒若是事後諸葛亮看來,分明那郭子儀、李光弼正是唐肅宗李亨的“從龍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