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相互傾軋(第1/2頁)
章節報錯
那左柱國、少師、兵部尚書兼保定總督朱燮元剛剛一口氣說完自己的猜想,還未來得及河口茶水潤一潤喉嚨,結果那兵部尚書楊嗣昌坐不住了。
“臣彈劾左柱國君前失儀,口出不遜!”楊嗣昌不由上前一步道。
什麼叫“我可以趁著朝廷空虛,奇襲山西”?
什麼叫“任人宰割,早晚為我所吞”?
朱少師,你來解釋解釋吧!
“陛下,臣一時失言......”朱燮元聞言連忙拜倒在地,汗出如漿。
如今他剛剛平定西南“奢安之亂”,勳至極品,極易受猜忌之時,合當急流勇退。
不意一時間貪圖口快,反倒犯了忌諱。
“哎,不妨事,少師一時間口誤而已!”朱由檢聞言擺了擺手道。
這朱由檢性子固然偏狹,其實不少時候也是好脾氣。
有一次早朝,他耐不住性子插了一句話,便被朝臣噴道:“等小弟說完了再說”。
崇禎雖然被弄得哭笑不得,最終亦“不為怪”。
如今的朱燮元正是朱由檢的救命稻草,他還指他能夠像平定西南“奢安二賊”一般,平定陝西“順賊”,自然也頗為寬仁。
朱燮元聞言這才千恩萬謝的謝過了,老老實實退在一旁,不敢隨便口出“狂言”。
“陛下!”兵部尚書楊嗣昌不由上前道,“朱少師固然言之有理。”
“但是賊人若真個大軍東進,切斷漕運,佔據平原沃野,為之奈何?”
行,你說的對,你說的有道理。
可是如果河南、山東及南直隸等地為賊所據,那天下被賊人截成兩段,又當如何?
“朱少師以為如何?”崇禎皇帝朱由檢聞言一愣,皺了皺眉頭向朱燮元看去。
那朱燮元頓時心裡一個咯噔,暗叫不好。
雖然朱燮元和楊嗣昌兩人都是兵部尚書,其實兵部尚書和兵部尚書並不一樣。
朱燮元的兵部尚書屬於加銜,以提升其地位、權重;而楊嗣昌的兵部尚書則是署理兵部,實際主管本部事務,又被稱之為“本兵”。
由於明代廢除了丞相制度,故而六部職權頗重。
別看那朱燮元作為封疆大吏,勳至左柱國,聲望之隆,無人望其項背,但是仍然要受制於兵部。
明代的兵部權力很大,特別是具有奏章的題覆權,讓哪個督撫都不敢輕視。
因為按照明代政務流程,除非個別事件由內閣票出,然後經皇帝批准以外,一般都會下各部議處。
甚至連孫承宗這樣的閣臣出鎮地方,其奏疏事關軍務,也要下兵部議覆。
那左柱國朱燮元又何德何能,能夠事事讓內閣和皇帝開恩,違逆常例?
既然不能,那和現任兵部尚書楊嗣昌搞好關係是他解決當前問題的關鍵。
眼見楊嗣昌一而再,再而三指責自己,朱燮元哪裡不明白這廝要和自己過不去?
他連忙違心應道:“本兵所言甚是,朱某所慮不周也!”
朱由檢聞言滿意的點了點頭道:“且莫看楊先生年紀輕輕,其實心思縝密,乃是朕跟前第一得意之人!”
“哎,陛下謬讚,謬讚,某實愧不敢當,愧不敢當!”楊嗣昌聞言連忙謙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