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決斷(第1/2頁)
章節報錯
張順又帶著趙魚頭、馬英娘、高桂英等一干人等又走訪了不少地方,直到天色已晚,才無奈的回到了洛陽城中。
眾人攜帶的食物都送給饑民了,張順便安排眾人下去休息吃飯,自個卻拉著臉坐那不說話,兀自生悶氣。
兩女也不知道如何安慰他,高桂英乾脆躲出去給他做飯去了。
馬英娘勸了幾句見不好使,只好把李三娘、紅娘子和李香喊了過來。
路上馬英娘已經把事情粗略的和她們講述了一遍。
等到她們進來的時候,張順一抬頭便望見了跟著李三娘過來的張化吉和張平安。
“來,讓為父抱抱!”兩個孩子才一兩歲,正是蹣跚學步、牙牙學語的時候。他們見了張順有點認生,任憑李三娘如何慫恿也不肯上前。
張順也不為己甚,他這些日子南征北戰,難得見他們一面,有幾分生分倒也正常。
見眾女興師動眾,他便嘆了口氣道:“我知道你們是來勸我的,我沒啥事兒,只是心裡有點難受罷了,你們不必擔心!”
“你們能想象嗎?像化吉、平安這麼大的孩子,路邊村頭拋棄的到處都是。”
“沒被拋棄的,骨瘦如柴,四肢纖細,長著個大肚子,看起來可憐人!作為已經當爹的人了,我真是見不得這些……”
說著說著,張順自己忍不住抹起眼淚來。
紅娘子一看不由的挺著大肚子,走過去輕輕撫摸著張順,低聲勸道:“我馬上也是要當孃的人了,光聽你說心裡就忍不住一陣難受,更不要說你親眼所見了。”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你想做什麼事情,我們都支援你。你是舜王,仁義之王,想必不會讓天下人失望!”
“我算什麼舜王?”張順聞言不由自嘲的笑道,“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我只是稍微約束了一下士卒罷了,又不曾為百姓做些什麼,我又有何德何能,敢與舜王相比也?”
“相公,上古聖王,三代傳說,年代已久,未必屬實。”眾女聞言,不由勸慰道,“你一路上收留流民,不虐不殺,百姓交口稱讚,已屬難得。我們不管別人怎麼看,在我們心中,你就是我們的舜王!”
張順聽了心中感動的緊,不由一個個望過去,看著一張張帶著擔心的俏臉,認真保證道:“放心,我不會讓你們失望,也不會讓天下人失望。”
“我不要做什麼勞什子舜王,但是做事兒也要過自己良心那一關!我來過了,如果天下不能變得更好,那豈不是白來這世間走一遭?”
第二天一大早,以張慎言、呂維祺、宋獻策為首的眾人先後趕了過來,見張順正在那裡吃飯。
長長的桌子上擺了兩碟小菜,幾個窩頭,一碗小米粥。張順用筷子翻來覆去,連一點熱氣都沒有了,還沒有吃一口。
呂維祺兒子呂兆麟見了,為了彌補自己之前的過錯,連忙討好似的問道:“舜王這日子也過的太簡樸了,可是不合胃口?回頭我給您找幾個廚子,送幾袋米麵?”
張順擺了擺手,意有所指的應了一聲道:“食不下咽吶!”
隨即張順便把昨日出城之事細細講了,眾人不知他何意,連忙思索起來。
結果沒想到一個二貨突然撫掌笑道:“妙啊妙!舜王這首詩去唐宋之瑰麗,承魏晉之風骨,頗有魏武慷慨悲壯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