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 空心方陣(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疾馳的騎兵,很快來到義軍陣前。
雙方毫無花哨的撞在了一起,有的官兵連人帶馬當場被串成了肉串;而有的官兵則被拒馬絆倒,直接摔進義軍陣中;更有許多騎術高超的騎兵,拍馬越過拒馬、鐵蒺藜,揮刀劈砍了義軍的長槍,砍殺了當面阻攔的義軍。
一時間雙方亂作一團,人仰馬翻。分不清到底有多少義軍喪生當場,亦分不清有多少騎手人馬皆亡。
抵住了!右翼司長看到面前計程車卒被騎兵衝擊的連退了好幾步,終於穩住了腳步,不由大喜。
他連忙高聲喝道:“刀斧手,刀斧趕快給老子上去!”
後世很多人受影視和遊戲影響,一直想不明白為什麼刀斧手能剋制騎兵。更是覺得宋代所謂“大斧長刀”剋制騎兵簡直是不懂軍事無良文人現編亂造。
其實不然,騎兵對陣列陣的騎兵,常常有一下幾個戰法:
一個是馳射騷擾,這個需要步卒用弓弩還射。
一個是直接衝陣,這個需要步卒持槍列陣,如同刺蝟一般抵禦騎兵的衝擊。
而第三個則是接戰肉搏,騎兵又不是坦克車,不可能一次衝鋒就能夠擊潰當面步卒。
那麼雙方就會在騎兵衝擊以後,有一個短暫的肉搏階段。這個時候就需要刀斧手衝上前去,上砍騎兵,下砍馬腿。
特別是騎兵居高臨下,步卒難以仰攻,反倒是砍斫戰馬更為方便一些。
白廣恩右翼刀斧手亦起到同樣作用,一看到官兵騎兵停了下來,頓時舞動著大刀大斧向騎兵衝殺過去。
說是要砍馬腿,其實戰場之上哪裡想得了許多?
這些人都是精挑細選的大力士,各個如龍似虎,見啥砍啥。有的一刀剁在馬頭是;有的一斧頭砍在馬身上。
反正只要傷了戰馬,騎兵被撂下馬來就是勝利。
只要對方步卒下了馬,任憑你如何武藝高超、力大無窮,只要亂刀亂槍殺去,無有不立即飲恨當場。
官兵騎兵也知此地不是久待之地,連忙一邊撥打著義軍的武器,一邊調轉馬頭,向側面逃去。
刀斧手一看眼前失了官兵騎兵,哪敢久待?
他們連忙顧不得撿拾戰利品,迅速逃回義軍陣中。
不要小看這一個簡單的戰術動作,張順在之前連番砍了七八個人頭,曉諭全軍,才勉強算是剎住這股妖風邪氣。
現代生活富足的人群,無法想象這個時代對人命的定價。
一般計程車卒戰死,如果有老母妻兒,撫卹銀也不過十兩罷了。若是經過當官的剋扣以後,說不得還拿不了這麼多銀子。
而戰敗官兵的戰馬一匹就價值十餘兩,甲冑視成色,亦值三五兩不等。而官兵首級,更是請功的標準,不但有銀兩、田宅可以賞賜,更有機會升官一級。
而這些每一件都比自家身家性命值錢多了,更不要說萬一戰死沙場,家裡老小還有棺材銀和撫卹銀可拿,那就更划算了。
針對這種“以首計功”的弊端,張順除了嚴肅軍法以外,最重要一個舉措就是降低首級的作用,以最終戰果計功。
改“傷首計功”為以“登城、破陣計功,首級、旗幟及繳獲作為輔助的辦法”進行計功。
如此這般,這些戰馬、武器、甲冑和首級不怎麼值錢了,才約束住士卒,免得亂了陣勢。
官兵第二波衝來的速度很快,刀斧手剛剛躲入陣中,騎兵便又撞在了長槍兵陣線上。
強大的衝擊力,頓時壓得義軍陣線往裡面凹陷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