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最後一司也被官兵擊破,登城士卒將直接暴露在官兵的兵鋒之下,很可能被斬成兩段,登上城池的官兵將退無可退。

“給老子衝!”官兵第一陣頭目高舉著大刀,指向白廣恩右翼,大聲下令道。

雙方之間的障礙早已經被清除完畢,僅有靠近士卒跟前有一層簡單的拒馬、鐵蒺藜,聊勝於無。

“炮手準備,裝填雙份霰彈!”義軍右翼司長亦高聲喝道。

你敢來,我就敢殺!

“七十步、六十步、五十步!”觀測炮長高聲報著敵人的距離,“放!”

震耳欲聾的炮聲響起,七八門二將軍、滅虜炮等中型火炮噴射出大量的霰彈。頓時,有十餘騎應聲落馬,翻倒在地上,隨即被密集的馬蹄覆蓋了過去。

“拉弦!”隨著火炮發射完畢,在巨大的後坐力下,退回到空心方陣陣前,士卒連忙將它拖入陣中,趕快清理炮膛,繼續裝填彈藥。而與此同時,義軍還沒閒著,司長連忙命令士卒拉響了最後的地雷。

原來義軍這一次攜帶的地雷除了絆發雷以外,還有一部分拉發雷。

義軍之所以留存這麼久,就是為了擾亂官兵衝鋒的陣型。

果然,巨大的響聲突然從官兵騎兵群中響起,有幾個倒黴蛋當場被炸翻在地。而其他也受了驚嚇,有一部分載著背上計程車卒,來回亂竄了起來,衝鋒隊形被攪的亂七八糟。

“放箭!放銃!”官兵騎馬的距離愈發近了,大地都顫動著,巨大的馬蹄聲震懾著義軍的心神。站在前排計程車卒,臉都白了。畢竟人的血肉之軀嗎,又如何抵擋千斤的碰撞呢?

指揮官適時下達了命令,弓箭手、火銃手和小型佛郎機手機械的依照命令或鬆開了弓弦,或扣動了扳機,或點燃了燃線,將矢丸投射到面前的敵人之中。

他們雖然木然的重複著手裡的動作,好像沒有任何情緒一般,其實他們顫抖的雙手卻早已經暴露了內心的恐懼。

不過,這些士卒沒有一個人敢轉身逃去。因為只要轉過身,就會被身後虎視眈眈的刀斧手當場執行軍法。

說時遲,那時快。

官兵騎兵和義軍的距離很快就由五十步,縮短到四十步、三十步、二十步,甚至十餘步!

“長槍手頂上,弓箭手、火銃手及小型佛郎機手退入陣中!”發號司令的司長聲音也顫抖了起來。

官兵一陣騎兵其實分為很多小隊,以減少火力造成的傷害。

但是,對他們這種空心方陣來說,依舊足夠要命。

其實左光先說的沒錯,對一個抵擋騎兵衝鋒的步兵陣型來說,自然是陣型密集、厚重才能抵禦足夠的衝擊。

但是,陣型足夠密集、厚重的陣型,又是火炮殺傷的最佳目標。

對步兵陣型來說,抵禦騎兵和抵禦火炮,完全是兩個自相矛盾的需求。

所以空心方陣應運而生,它既具備原本方陣的一些優點,又盡大可能的減少火炮對士卒造成的損傷。

當然,甘蔗沒有兩頭甜。

既然空心方陣具有如此多優點,那麼它抵禦騎兵衝擊的能力,就低於了大多數常規實心方陣。

可惜張順沒有足夠多的時間,將白廣恩、賀人龍二營所用新陣型訓練嫻熟,隨意變幻。

這一戰,到底是義軍新型空心方陣抵擋住官兵三邊精騎,還是三邊精騎擊潰義軍空心方陣,結果究竟如何,請聽下回見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