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若說收拾當前陝西形勢,張順手段倒多的是。

比如命令已經潛入川北陝南的黃龍集聚“搖黃十三家”,配合佔據南陽的蕭擒虎主力,從武關入關夾擊左光先、甘學闊二人。

再比如命令“河神”黃守才率領水師西進。然後義軍藉助水師之利,渡過渭河。反過來藉助渭河阻隔,從河對岸向陝西省治西安進發。

一旦左光先按捺不住,出城追擊,便可趁機進行伏擊、夜戰,一舉擊敗此獠。

只是這些手段耗費時日,非十天半月所能見效。

如今張順不僅與大明爭奪天下,亦與後金爭天下也!

正所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這陝西形勢正有利於義軍進取,若是虛延歲月,白白耽擱了勝機不提;若是再有意外變故,恐怕追悔莫及矣。

想到此處,張順不由笑道:“狹路相逢,勇者勝!”

“陝西總共左光先固是宿將,奈何一敗於洛陽城下,二敗於潼關天下。”

“兵法雲: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官兵一敗再敗,早氣衰矣!又有何德何能與我爭鋒哉?”

“我欲擂鼓而進,正面摧鋒,一舉破其於華陰城下,可乎?”

你特麼瘋了吧?幕僚長洪承疇看了張順一眼,無言以對。

自古用兵,避實擊虛。《孫子兵法·軍爭篇》曰:無邀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陣,此治變者也。豈有徒擲士卒性命的道理?

既然洪承疇無話可說,那陳長梃、李牟、賀人龍和白光恩之流更是提不出半點有用的意見。甚至有的人還拍手叫好,誇讚張順用兵如神。

“好在何處?”張順聞言,笑眯眯的看著諸將道。

“呃......”諸將相顧無言,心道:我等便是客套客套,舜王豈能當真?

“你你你你!”張順用手指挨個點去,最後又重重的點了點洪承疇,這才笑道,“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爾等若是贊同我,便說出理由來!爾等若是不明白,便問個一二三出來!爾等若是反對我,便說為何來!”

“本王素來寬仁,也不會怪罪與爾等。又何必行那溜鬚拍馬,阿諛奉承之事?”

洪承疇聞言不由老臉一紅,隨即便反應了過來,連忙問道:“舜王莫非欲威震陝西耶?”

“還是洪先生深知我心!”張順笑著點了點頭,又看向其餘諸將。

“唬之?”經洪承疇提醒,陳長梃不由有幾分恍然大悟道。

“沒錯!”張順笑道:“兵法本就有虛實之說,固然有避實擊虛之法,自然亦有虛張聲勢,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之術。”

“陝地官兵人手本就捉襟見肘,又有後金虎視其旁,若不能趁其未知我虛實之際,震懾彼輩,說不得便被人當軟柿子捏了!”

“可是,可是,那還要打得贏才行......”陳長梃聞言弱弱道。

“如何打不贏?待明日,立我旗幟,攜我金鼓,且待我擊破此獠,再言其中道理!”張順自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