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當張順聽到洪承疇分析陝西僅有六萬精銳的時候,不由欣喜若狂。

也難怪張順有如此信心,如今義軍雖然拿不出十萬人馬,但是他手底下馬步軍官亦有二十營之數,合計亦在六萬之數。

雖然義軍人馬素質未必如三邊精銳,但是至少張順足食足兵,手底下沒人敢吃大額空餉。

如此算來,足相抵也。

雖然如今張順無法動員其他人馬一起入陝,但是官兵亦需要分出很大精力防禦駐守在歸化城。

如此以來,雙方又回到博弈的平衡點。義軍要想開啟局面,就必須用相差無幾的人馬,擊敗甚至全殲左光先,才能夠佔據優勢。

張順麾下如今有曹文詔、陳長梃、白廣恩、賀人龍、李牟和王紹禹六營人馬以及賀錦率領的兩千騎兵共兩萬馬步軍官。

只是山西巡撫吳甡派遣士卒駐紮風陵渡,時刻威脅義軍後路。

張順不得不留守曹文詔和王紹禹兩營人馬,駐守潼關,謹防官兵突襲。如此以來,義軍可以出戰馬步士卒不過一萬四人員。

與當面宿將左光先麾下萬餘人相比,並無壓倒性的優勢。

怎麼辦?義軍將領和洪承疇等人都看著張順,等待他的決斷。

“打!”張順大手一揮,底氣十足道。

“舜王準備如何打?”洪承疇身為一員優秀的將領,設身處地想一想,也覺得張順應該十分作難。

如今義軍透過狹窄的“函谷通道”進攻官兵,防守一方可以三種手段進行防禦。

其一,防守谷口。歷史上李自成敗退潼關以後,曾經依託潼關天險,向清軍發起主動進攻,可惜功敗垂成。

其優勢就是藉助狹窄地形,可以減少防守一方受到攻擊的面,讓進攻一方即便有兵力優勢,亦無法全部發揮出來。

其二,便是防守通道。歷史上大多數雄關皆是此類,在類似“一線天”之類的險要地形設立關卡,雙方只能依靠少量精銳在這裡硬碰硬,來不得半點虛假。

之前陳長梃、李牟破金陡關、潼關既是此類。幸好義軍出奇制勝,奪取了禁溝,才取下如此金城湯池。

其三,便是防守峽谷出口。咋一看,這手法不過是把第一種手段反過來使用罷了,好像是要將險要之地拱手讓人。

其實則不然,夫用兵之法,地有主客,形有虛實,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昔日三國時期,蜀漢先主劉備出益州,順流而下出巫峽伐吳。

劉備手下百戰老兵,吳雖有天險而不能守。

東吳大都督陸遜便將大營設在長江三峽天險的出口夷陵之地,以至於劉備空有數萬大軍而不能出。

於是,吳軍堅守壁壘不出,蜀軍數次挑戰無功。吳軍便趁其疲憊,經水路奇襲,火燒連營七百里,至此蜀漢便被鎖在益州而不得出矣。

如今義軍所面臨的情形,和當初蜀漢先主劉備的困境何其相像?

洪承疇看到義軍如此形勢,心裡也不要稱讚一聲:好個陝西總兵左光先!

洪承疇若是自度若是由他率領這許多人馬,恐怕也只有依靠自己優秀的指揮手段,一點點磨掉陝西總兵左光先的優勢,舍此別無他策!

如今卻是輪到舜王來指揮,他又會使出如何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