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雄關漫道真如鐵(第2/2頁)
章節報錯
曹文詔來到此地以後,早已經考察地形,問詢嚮導,對此爛熟於心。
他便沉聲應道:“潼關依山臨河,為天下之險。”
“其南可破金陡關,走望遠溝,翻過麟趾原,經禁溝繞道潼關之後。”
“奈何禁溝之中早設十二連城,居高臨下,攜險阻行。昔日黃巢率眾繞此道,前後夾擊以破潼關。”
“其北金陡關與潼關之間,有渡焉,謂之風陵渡。”
“昔日魏武於此地與韓遂、馬超對峙,私下卻派徐晃率精銳偷渡蒲坂。”
“及徐晃渡河成功,魏武遂從此渡口渡河向北,從蒲坂津以入關中也!”
“哦”張順聞言一愣,原來中被殺得割須斷袍的曹孟德,打關中諸將打的如此乾淨利索嗎?
從張順角度看了,這明顯是一個典型的聲東擊西的戰術。看了看演義學歷史,還真不可取。
他不由奇怪道問道:“不知曹將軍可否聽過楊過之名?”
“什麼楊過?”曹文詔一愣,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好吧,看來你是不知道什麼叫“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
張順如何也沒有想到,前世武俠的名場面,實際地點居然就發生在戰場河對面。
閒話少敘,張順聽完曹文詔的彙報以後,臉色也有幾分不好看。
既然曹文詔將以南以北兩個戰例都提了出來,想必也有試過了,也沒能取得戰果。
那怎麼辦?難道就要無功而返嗎!
時間,時間,義軍急需要穩住腳跟的時候!
一旦朝廷喘過這口氣,四面圍攻,張順不相信自己僅憑這點人馬能夠守住河洛根基。
張順思慮了良久,正要決定去前線看看戰況進展,再作決定。
剛好聽到有士卒來報道:“張都督聽聞舜王到了,特意前來拜見!”
“哦有請!”張順且把此事放下不提,姑且見見張都督一面再說。
不多時,張都督帶著幾個人風塵僕僕的趕了過來,雙方草草的見過禮以後,張順正要客套幾句。
不意張都督開口就道:“張某無能,率眾來此地多日,萬斤紅夷大炮屢鑄屢敗,難以為繼。”
“我記得當年舜王縱橫山西之時,亦破善鑄炮。某特意厚顏趕來問詢,期望舜王能提點我一二。”
呵呵,我當時也是個二把刀,能有什麼建議與你?
張順苦笑一聲,本意要拒絕。可是他轉念一想,從義軍大破河南巡撫傅宗龍和漕運總督兼鳳陽巡撫朱大典以後,望開封府興嘆。
到如今頓兵於潼關堅城之下,明顯義軍攻城技術急需提高,不能再視若無睹了。
他便點了點頭道:“一人計短,兩人計長。本王雖然亦不擅長此事,不過也當前去察看一番,看看能不能出點主意!”
。手機版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