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嵩縣之謀(第2/2頁)
章節報錯
劉月江沉吟了一下,便中規中矩的建議道:“這盧象升我倒在邸報上看過,也不知其本事如何。不過,終究是敵強我弱,如今洛陽城又被官兵圍困,舜王無暇南顧救援嵩縣。”
“依照我的心思,咱們分兵守城便是。這事兒我頗有經驗,也能幫襯一二。除此之外,將軍再書信一封,遞與那盧氏陳將軍。到時候,我等兩處合兵一處,再思擊破官兵不遲。”
不待劉成回應,那徐全連忙反對道:“月江兄此策雖然穩妥,只是未免耽誤太多時日。如今洛陽城危在旦夕,舜王之所以不向我等求援者,無非是為了等待時機罷了。”
“若是我等和盧象升之輩糾纏過久,萬一戰機一現,我等卻分身乏術,豈不是壞了舜王大事兒?”
“依我之見,官兵不過三四千人罷了,我等治下亦有一營人馬。官兵不知我軍虛實,將軍何不尋一處險要之地伏擊彼輩?若是能成,便可一鼓而破之!若是不能成,再退守縣城不遲!”
劉成心中感激當年張順收留及創造機會讓自己親手報仇之恩,聞言不由點了點頭道:“既然如此,那就請劉先生繼續駐守屏風寨,徐參謀駐守嵩縣城,我自率領人馬前往會一會那鄖陽巡撫盧象升。”
那徐全和劉月江不太瞭解盧象升的本事,那張順曾經率領劉成等人與他交過手,劉成又如何不知?
不過,自從劉成鎮守嵩縣以來,依照張順命令招募了三千人,透過馬英孃的軍校培訓了一批低階軍官,才把這一營人馬建了起來。張順特意賜名為“鎮嵩”。
雖然和其他營比起來,名字似乎有些奇怪,不過劉成仔細想一想這一營人馬皆以嵩縣礦徒、毛葫蘆為主,也不以為怪了。
正所謂:兵貴神速。自從洛陽城被圍以後,劉成麾下鎮嵩營就處於時刻待命狀態。
於是,劉成刻不容緩,立刻帶領鎮嵩營向東而去,至夜趕到了上店鎮巡檢司附近。月黑風高,伸手不見五指,那劉成選一處險要之地命麾下“鎮嵩營”潛伏起來。
話說那上店鎮巡檢司附近地形南高北低,本是伏牛山區主要出口之一。自古有“扼出山之要衝,居咽喉之要道”之稱,乃是豫西重要的交通要道,同時亦是豫西名鎮之一。
正是因為此地如此重要,朝廷才特意在此地設立巡檢司,以監察嵩縣和汝州之間的來往行人,防備盜賊。
那官兵昨晚官兵宿於伊陽縣城,距離此地不過十三四里而已。故而第二天一早,盧象升、李卑便帶領麾下人馬趕到了上店鎮巡檢司。
那上店鎮的巡檢使一看來了如此一大隊人馬,如何敢上前盤問?他本想躲在巡檢司內糊弄過去算了,不曾想盧象升反倒不放過他。
諸葛亮曾經說過:為將而不通天文,不識地理,不知奇門,不曉陰陽,不看陣圖,不明兵勢,是庸才也。
那盧象升雖然未必通曉奇門、陰陽,好歹也知道要了解地形地勢。所以他一到此地,便命人將這巡檢使詢問附近情況。
那巡檢使這輩子沒有見過這麼大的官,哪敢欺騙與他?自然是有問必答,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他向盧象升指點著嵩縣方向言道:“從此地往西不遠,過了山口便是嵩縣境內。此地距離嵩縣城不過八十里路,若是腳程快些,只需一日便能抵達嵩縣城。”
“那嵩縣城位於伊水西北一側,需要渡河方能到達。到時候大人還想尋些舟楫為好。還有那嵩縣民風剽悍,自古多賊、多寇,喜好打劫往來客商,還請大人小心謹慎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