鄖陽巡撫盧象升想的挺美,本想接手了河南巡撫麾下人馬一展宏圖。

可是他萬萬沒想到,他有他的想法,別人有別人的顧慮。更何況他身為客軍,其他將領又豈會言聽計從?

最終只有李卑率領三千人趕來與他匯合了,至於昌平總兵左良玉、京營總兵倪寵藉口“賊人出了嵩山登封界,又糜爛中原之勢,不可不防”的說辭,助大梁兵備道和睢陳兵備道圍剿義軍去了。

其實這左良玉和倪寵的說辭倒也不是沒道理,他們所謂“糜爛中原”的賊寇正是“闖將”李自成、“活曹操”羅汝才和“八大王”張獻忠三營人馬。

這三人自從破了河南巡撫玄默以後,一路向東,和官兵糾纏與禹州、許州,伺機準備東入南直隸之地。

只是如今專門負責東門守禦的河南巡撫玄默戰死,一時間竟然無人顧及此事,任由大梁兵備道和睢陳兵備道和他們糾纏。

這盧象升用兵能力終究遜了一籌,一時間竟然沒有看出來其中的危險性,他只道這是昌平總兵左良玉和京營總兵倪寵二人的託詞。

其實這一次還真是這二人的託詞罷了,那左良玉和倪寵都在張順手裡吃過大虧,聽聞要圍剿“順賊”心中難免有幾分懼意。與其前往河南府對付難纏的“順賊”,還不如留在開封府對付“闖將”、“活曹操”和“八大王”等賊呢。

好容易湊夠了四千一百人馬,盧象升也不由大喜,撫摸著李卑的後背說道:“微將軍,吾坐視豫西糜爛矣!”

李卑哪敢擔這麼大的名聲,連忙苦笑道:“軍門謬讚了,原本卑職麾下有兵千五百人,其餘皆是原河南巡撫玄默標兵。”

盧象升這才明白,為何李卑一個副總兵麾下能有如此多人馬。不過,他欣賞李卑一來軍紀良好,二來聽命行事,所以給李卑很大的禮遇。

盧象升和李卑二人當然不知道,在原本歷史上李卑多次擊破義軍,於今年春季被授為臨洮總兵。

遂後義軍逃亡鄖陽、襄陽等地,盧象升標營孱弱,多依靠李卑處理鄖陽附近的敵人。兩人相交甚歡,惜乎於當年六月因為水土不服,李卑染病而亡。

這一世由於張順的蝴蝶效應,李卑沒有能夠前往鄖陽與盧象升合作,反倒失卻了功勞,留下了性命。

既然兵馬已經齊全,盧象升又厚著臉皮向河南兵備道魏英之討要一些糧草,便硬著頭皮帶領四千人馬西過伊陽,直驅嵩縣。

這嵩縣本就賊寇眾多,又多次遭到義軍圍攻,所以原來的知縣何覆在的時候就建立了簡單的預警機制。

那盧象升率領大軍剛至伊陽縣,劉成便接到了官兵欲來圍剿的情報。

這劉成雖然有陣斬山西巡撫宋統殷的戰績,其中陽差陽錯,巧合成分較高,其實論及武藝、領兵才能不過中人之資罷了。

他得到訊息之後,不敢擅自做主。劉成思及初張順將嵩縣委託給自己時候的一番叮囑,便連忙下令道:“請參謀徐全、生員劉月江前來議事!”

不多時,參謀徐全和生員劉月江慌忙趕來,驚問其故。劉成將情報如此說了,徐全和劉月江不由嚇了一跳。

好在生員劉月江領兵多次,倒也有些經驗,便連忙問道:“官兵統帥何人?不知有多少人馬?何時到達?”

劉成聞言不由實話實話道:“據探子來報,領兵之人乃是鄖陽巡撫盧象升,其麾下人馬怕不少於三四千人。依照腳程,估計明日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