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鼓!攻城!”

“傳我令,城破之後,先登者賞千金,升三級,賜宋女十名!”

西夏大軍再度在城外集結,西夏西路大軍統帥是嵬名山通,是西夏皇族中人,允文允武,是西夏國中難得的將帥之才,也是而今西夏皇帝李諒祚的左膀右臂。

下令的那位統帥大將,便是這個嵬名山通。

“嗷嗷嗷!!!”

······

豐厚的獎賞,正如那脫光了衣服的絕世佳人橫在榻上,每一個西夏士卒,都幾乎紅了眼睛。

尤其是先登營內,一個個西夏先登死士,就像是那走在荒野至上,十多日未曾進食,餓極了的野狼,忽然嗅到了獵物的味道,看到了近在咫尺的肥美獵物,通紅的眼眸,口鼻間不斷進出的粗氣,已然將他們此刻的心緒展露無疑。

這些個西夏兵們,一個個把腦袋上別在褲腰帶上,縱橫西北,替西夏打下了整個河套,宋人、契丹人、吐蕃人,還有那些西域的胡人,都在這些勇猛兇悍的西夏狼兵們手底下吃過大虧。

區區一座環州城而已,根本就沒被這些狼兵們放在眼裡。

如雷鳴般的戰鼓聲響起,咚咚咚咚!!!

進攻的號角聲夾雜其中,早已經迫不及待的先登死士們一個個提刀持盾,嚎叫著,怒吼著如萬千從草原上奔襲而來的狼群一樣,朝著環州城呼嘯而去。

喊殺聲震天作響,氣勢浩蕩,宛若錢塘江漲潮時那洶湧好似遮天蔽日的浪濤。

自李元昊立朝建國,以夏為號之後,便自號嵬名氏,捨棄李姓不用,對外自稱嵬名元昊,便是在對宋遼的國書也是這般署名的。

其子孫自然紛紛效仿,以嵬名為姓。

自嵬名元昊死後,西夏大權被國舅沒藏訛龐夥同太后沒藏氏所奪,將嵬名元昊剛滿週歲的幼子嵬名諒祚推上了龍椅,成為他們的傀儡。

如今嵬名諒祚已經長大成人,沒藏訛龐和太后沒藏氏皆已老去,且把持西夏朝政十數年,嵬名諒祚但凡是有點心氣,又怎會甘心如此繼續當一個任人擺佈的傀儡。

嵬名山通同為李氏族人,若論輩分,比嵬名諒祚還要高出一輩,是其父嵬名元昊的同輩,身為西夏皇族,眼看著西夏國權勢旁落,為外戚把持,嵬名山通又豈能甘心。

可惜沒藏訛龐和太后沒藏氏沆瀣一氣,嵬名諒祚又年幼,嵬名山通便是有心與其對抗,也沒有這個能力。

如今嵬名諒祚長大成人,且展現出驚人的天資,讓嵬名山通看到了希望,自然全力相助,這次東征,便是嵬名諒祚奪回西夏軍政大權的重要一著。

“報~~~~”

忽然大軍之後,在重重鼓聲和號角聲中,一聲高喝由遠而近,以身披甲冑,被負令旗的西夏士卒打馬而來。

是傳令兵!

“何事?”嵬名山通眸光微凝,沉聲問道。

“報大將軍!國相有令,命大將軍速破環州,不可耽擱!這是國相的手書,請大將軍過目!”

傳令計程車卒恭敬的跪在嵬名山通馬前,手捧一封明黃的帛書,低著腦袋,朗聲說道,語氣之中帶著的,確實十足的恭敬。

西夏人崇尚勇武,而嵬名山通,便是以勇武著稱。

聽到國相二字,嵬名山通的眸光便下意識的閃爍起來,身側親衛立馬翻身下馬,恭敬的那封明黃色的帛書捧起送到嵬名山通手中。

開啟帛書,細細略讀,嵬名山通面色微變,可目光卻有變化。

這次他能夠領西路大軍東征,是嵬名諒祚不知費了多少心思才弄來的機會。

否則的話,以沒藏訛龐的權勢,嵬名氏雖負皇族之名,可有哪裡能有出頭的機會。

舉目遙望,旌旗飄飄,兵甲林立的城頭,嵬名山通目光愈發堅定,沉聲道:“回信龐相,三日之內,必破環州!”

話語間夾雜著的,是一股子濃郁到了極點的自信和決心。

卻說榆林,依著山勢和關隘,再加上將士們的悍不畏死,薄老將軍坐鎮中軍,穩定軍心,雖然傷亡與日俱增,可西夏人也沒討到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