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新任登萊巡撫劉遠橋首先就下令對地方進行三年的免稅,這叫輕徭薄賦,恢復地方。

至於他們如何應付朝廷,那是另外一回事了,反正劉遠橋他向登州的父老鄉親和百姓們做出了一個強而有力和十分振奮人心的保證,那就是三年之內登州不收農稅。

對於這一點劉遠橋他說的十分明白,是三年之內不收農稅,他的登萊巡撫衙門不會向任何一個百姓和農民進行攤派進行徵收任何的稅務,但是他依舊會繼續的徵收商稅的。

他的商稅還是目前的模式不變,那就是像現在的大明一樣,仕大夫是不用交稅的,他們這裡也不收,只是向一般的普通商人收稅,這一點就算是士大夫們的底線,如果動著了,就算是劉遠橋,估計也討不了好。

劉遠橋他可是一個十分精明的人,他才不會碰這條紅線,所以他依舊是做了這些要求,但是他已迅速的跟目前的在座的各位達成了協議,那就是迅速的對在座各位的商鋪和地契進行的登記。

就是為了防止有人偷稅漏稅和故意的投獻避稅。

如果是以往這些鄉紳們,根本鳥都不鳥他劉遠橋,但是現在登州剛剛經歷過民變,民生凋零,許多人的房子和土地都被搶去了,現在如果他們不向官府進行報備的話,根本都要不回來,所以他們只能夠進行登記。

在這一次登州民變之中,可是有許多的貴族和鄉紳被滅了門,既然他們被滅了門,絕了種,他們所留下的東西就是無主之物,這些無主之物就是徵收給官府的。

官府徵收就是歸還給朝廷,劉遠橋也都沒有這樣的想法,所以他就把這些無主的田地都賞賜給了這一次平亂有功的將士們,其中也劃了一部分給助他登上登萊巡撫有功的縉紳們,比如立了首功的靖雲公就獲得了三千畝水澆地,這是讓他以後可以安心的教書育人。

像靖雲公這樣的人,他在地方可是擁有極大的威望和權勢,他並不像一般鄉紳一樣,對百姓拼了命的收稅,拼命的壓榨百姓,所以他在地方擁有很高的聲望。

他在地方,如果看見有不少貧窮的好苗子,往往會招他進來在家塾裡讀書,完全不收學費還包吃住,他這種鄉紳在地方的名氣可是極高,威望極高的,這也是即使是這次民變了,很多人要害他,但是還是有許多百姓感其恩,所以出來保護他。

既然劉遠橋都提到這一個原因了,靖雲公他就卻之不恭了,他說道:“老朽受之有愧,卻之不恭,便笑納了。”

劉遠橋說道:“靖雲公的道德文章,一向為本官所景仰,現在既然同在登州,正好早晚也都請教些。”

靖雲公他好為人師,對方又是赫赫有名的八面佛劉遠橋,既然如此禮遇和低調的向他請教,他自然十分開心,教書育人的講教的是有教無類,他欣然地說道:“這感情好。”

在劉遠橋強力的措施之下,登州迅速地走向了穩定,走向了和平,這一點估計就連朝廷都料想不到。

誰都知道一個地方在經歷了民變以後,肯定是地方凋零,一地雞毛,想要恢復往往需要數年之功,甚至數年都不行,就連朝廷他也許下了數年內不收稅的承諾。

當然他們朝廷現在因為劉遠橋這一位另類掌管登州,朝廷就沒有額外的減免什麼三年賊稅,但是之前的承諾依然是有效的,這就意味著他們還有兩年時間才交稅,對劉遠橋而言,兩年時間可以做許多的事情了。

所以劉遠橋他才會十分大膽的做出了許諾,那就是三年之內不收農業稅,他會在商業稅上面進行補助。

劉遠成他是真正的八面佛,每一面都有其神通,他自然知道,商業稅才是真正的大頭,每一份商稅才是真正的肥肉,他現在只是放下了一小塊瘦肉,盯上了更大的肥肉而已。

安慶,因宋朝當地兩支駐軍同安軍和德慶軍而得名,龍山鳳水,人傑地靈,擁有“萬里長江此封喉,吳楚分疆第一州”的美譽。

二千多年前為春秋古皖國,這一片地方簡稱皖即源於此,安慶建城以後直至現在,均以安慶府治和懷寧縣治。

由於安慶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並且安慶同時又是控制南京的西大門,在天啟年以來,所有的南直逮巡撫均持節鎮守於此。

特別是流寇攻陷了鳳陽以後,附近的人都加強了防護,但是流寇張獻忠還是率領他的主力部隊出現在了安慶的附近,引起了極大的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