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遠橋可是一個非常厲害的人物,他表現出了極強的能力,在短短几天之內就穩定了登州地區的局勢,也順便的用軍事武力控制的登州七縣之地。

到了此時此刻可以這麼說,即使是朝廷不任命他為登州巡撫,他一樣是掌控著這裡的大權,成為隻手遮天的人物。

一些知情的人都知道,如果朝廷不不任命他為新的登萊巡撫,而讓新任的賢能來當巡撫,會非常的尷尬,令朝廷顏面掃地。

說不準他就是另外一個陳應元、林若楠,他不是死於非命,就是被架空。

不過難得這一次朝廷非常的識相,順應民意,同意任命他劉遠橋登萊巡撫。

當任命傳達到了登州,當地百姓一片歡呼,劉遠橋也在不動聲色之間完成了對登州的控制。

這一種控制是非常厲害,空前強大的,劉遠橋本身就有很強的能力,加上他劉家的資源,在軍政兩屆可是所向無敵,可以這麼講,他的實力已經不在首任登州巡撫袁可立的之下了,可以這麼說,他已經成為袁可立以後,最為牛逼的登萊巡撫。

別的不說,光是他在軍政方面的控制,就不是任何一位登萊巡撫所能夠比擬的。

手中有錢又有兵,官心民心都在他這裡,對於劉遠橋來說,他可以已經是大勢已成。

劉遠橋他也是一個雷厲風行,做事果斷,絕對不拖泥帶水的人,他在得到朝廷的通知,任命他為新的登來巡撫以後,他馬上就邀請登州各界的軍政人士前來觀禮,正式在巡撫衙門宣佈就任最新一任的登萊巡撫。

巡撫衙門經過了前幾天的兵災,那是顯得一片狼箱,到處都是破敗之相,儘管經過了修補,但是還是看出了曾經的滄桑。

但是今天的現場可就是非常的嚴肅,盡顯莊嚴肅穆之相,令人覺得非常的神聖,那是因為劉遠橋叫來了二千披甲士兵戍衛於巡撫衙門附近,登萊當地的權貴盡皆出席這一盛事。

因為剛剛經歷民變災難,他們沒有張燈結綵,披紅掛綠的大肆鋪張慶祝,也沒有燃燒鞭炮,但二千健銳甲士演武,那是威武雄壯,盡顯氣派。

老佛爺等在孫媳鄭紫寧、陳圓圓的攙扶下,進入後院,第一時間向祖先上香嗑頭:“全靠祖宗在天之靈保佑,大郎不負所望,成為當朝巡撫,光宗耀宗。”

劉遠橋的巡撫為從三品,但權力卻是極大,完全可以和從二品的山東巡撫分庭抗禮,更為重要者,東三府無孔府、德王府、魯王府這等地方超級豪強,若非吳橋兵變,他會做得非常舒心。

登萊地區,在吳橋兵變以後迅速的敗壞,這才讓它的成色少了不少,但是如果論起交通便利,土地肥沃,出在全國都是一等一的。

無論是發展商業,還是進行農耕都是。大有可為的,在這裡,可是古代齊國之地,佔領了這一地區,也算是有一邊角之地,連問鼎天下,問題都不大。

劉遠橋在宣誓就職以後,馬上就宴請當地的官紳們,一起商量登萊地區的大計。

主要是商量如何的治理和管理東三府,在東三府劉遠橋,他一向都給人一種強勢和獨斷專橫的感覺,但是他上任以後的第一次操作,確實令許多人為之心悅誠服。

劉遠橋他欣然地說道:“東三府乃是大家的一起的,如何治理,這要大家共同努力,群策群力才能治理好它。

這就是大明登萊版的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靜雲公等看見劉遠橋如此的會來事,非常的欣慰,非常的高興,他們一起推舉劉遠橋作為登州的新一任老大,自然是由他負責登萊的事務,所有的東西都是唯他馬首是瞻,但是他們肯定有一種想法,那就是劉家吃肉,他們喝點湯。

但是且看現在劉遠橋的表態和他的手段,擺明就是有肉大家一起吃,有湯大家一起喝,他劉家願與縉紳共治天下,這可是他們這些縉紳們夢寐以求的東西,大家那就非常欣然的群策群力,一起的出主意,應該怎麼治理這一塊地方?

當然他們目前治理地方首先得還是比較傳統的方法,那就是勸課農桑。

大明帝國其結構方式就註定了它是一個農業帝國,只要農業穩定了,整個社會就趨向穩定,這叫無農不穩,讓百姓有田耕,有地種,有足夠的糧食,有足夠的衣服,就可以讓百姓迅速的穩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