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賑災大局(第1/2頁)
章節報錯
其實這樣子做陳應元他都覺得非常的羞愧,非常的不安,但是這是唯一的方法了。
而且他能夠在登洲那一塊支撐起場面,還全靠是從劉家那裡弄來的十萬兩白銀。
陳應元他從劉家那裡弄來的十萬兩白銀,本來是準備全部的放入自己的口袋的,但是當陳應元他在街上轉了幾圈,看到這麼多的流民以後,他就堵得慌,他就知道這筆錢放在手上的話是燙手的,是非常的有損陰德的,所以他乾脆拿來救濟災民算了。
而且現在他治下之中,只有萊州有一定的自救能力和賑災能力的,至於青州府那一塊,地方腐敗,加上豪強地方豪強又強,算是巡撫大人他管理比較松的地方,根本就沒辦法往該地方疏導災民,而且還有大量的災民往萊州方向有流動,因為青州的地方官府,聽說萊州在劉家出手以後,他們就大量地把流民往這裡送。
他們還振振有詞的說,誰叫臨清劉家,富甲天下呢?
陳應元他聽到了這些訊息以後,他是非常生氣非常憤怒的。
作為朝廷欽命登萊巡撫,他負責管著膠東半島的東三府,他的權力也就是管好東三府而已。
在東三府之中,現在地方最為慘重的就是登州,所以他沒辦法才把登州的災民往萊州方向送。
萊州在去年的兵變之中也是受到不少的破壞的,不過在萊州本地勢族的領導之下,他們還是堅持地進行了自救和救災。
但是在青州方面的做法卻是令他非常的震怒了,要知道三府之中青州府的影響是最小的,而且他們距離運河更近,地方更加富裕才對,但是在救助災民方面卻是無人出手,都是採取把麻煩往外一推的做法。
這令陳應元他非常的震怒,多次派人去向對方斥責,但是青州知府方若無他每次面對巡撫大人要求他賑災的就是一句話,要糧要錢。
陳應元他對此既無奈又痛恨,如果本官有錢有糧還要你們這些人幹嘛?本官自己就可以賑災了。
而且陳應元他敢說一點,如果他往青州方向送去糧食的話,對方肯定會漂沒了一半為止,以前的馬東藩就是這麼幹的。
陳應元他治下三府之中,救災最得力的就是萊州知府劉遠橋,其次就是登州之府鄧炳文,鄧炳文因為巡撫大人就在他面前,他不得不幹這些事情,而且巡撫大人也做出了比較好的示範,那就是陳應元確實是掏了不少的錢糧出來,這一點令鄧炳文他也不得不有所表示。
而青州的知府方若無則是一個真正的官場老油子,無恥之徒,他可是真正的進士出身,他跟臨清知州林若楠又是同期,他們的座師就是當今的首輔溫體仁,所以他倚著後臺強硬的很,根本就不把這位巡撫看在眼裡,若非是他體弱多病,只怕連巡撫都被推下去了,再加上陳應元他駐紮在登州府,青州府又隔著一個萊州府,山高皇帝遠,所以巡撫想透過上面的壓力壓制於他,那是不可能的。
面對這種情況,陳應元他也無可奈何,只是希望萊州的劉家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來救災了,他私下寫了一封信給劉遠橋,那就是:達者兼濟天下。
現在萊州劉家全力的出手以後,東三府的賑災算是走入了正軌去,畢竟有大量資金和物資來賑災以後,災民們也都有了個去處,而且冬天的時候也有那個著落,這樣這令陳應元他心安不少。
陳應元他知道他現在跟溫體仁不對付,對方就等著在找他的麻煩,如果他的治下出現餓孚遍野的情況,估計朝廷馬上就會問他的責,把他直接的拿下。
而且自從劉家大舉的賑災以後,徹底的在膠東半島打響了名聲,許多衣食無著的流民聽到這個訊息以後,如在黑夜裡面聽到了明燈,紛紛的往這方向趕過來,湧過來,當然,這就進一步的加大了他們的壓力。
本來在浮山劉家的碼頭,這裡的糧食堆積如山,不單止劉家的,別的人看見這麼多糧食,都會在想一個問題,那就是這麼多糧食怎麼能吃得完,萬一遇到火災和水災怎麼辦?
但是他們現在這些東西是完全多慮的,他們有來自各地的馬車,日夜不停的來這裡拉糧食,金山銀山都會被拉空。
看到這樣的狀況,劉福氣他是非常的心痛,照這樣子下去的話,劉家就是有金山銀山,也架不住十幾萬張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