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大營招降(第2/2頁)
章節報錯
洪承疇也在看著這一切,他知道自己無能也制止不了,他心中是十分的悲涼,他說道:“我等就將成為千古的笑話。”
當然洪承疇和楊嗣昌,現在對他們的各種行為,無動於衷,也有他們的苦衷。
他們的苦衷,這便是他們的家鄉,都在華夏軍的控制之下,華夏軍並沒有為難他們的親人,據說只是保護性的監視,如果他們敢亂來,難道華夏軍就不會亂來?
你還別說,楊嗣昌還真的派出中間人去打探過華夏軍的意思,讓對方提出條件,怎麼樣才會放過他的親人。
對方的使者放回了話,對方表示不會傷害他們的親人,只要雙方依著慣例,不做出格的事情,他們就不會為難這些人的家人。
什麼叫慣例,什麼叫出格?所謂的慣例,如果楊嗣昌繼續為朱明朝廷效力,他們不會計較,因為這是各為其主,人臣之本分,華夏軍也都非常推崇這種品質。
但是如果敢屠殺華夏軍的俘虜,把他們的人頭築成京觀,這就不是華夏軍所能容忍的了,這就叫出格,有了這種默契以後,楊嗣昌就知道怎麼做事了。
但是他始終還是忌憚不己,家人盡在敵人之手,如果他敢做出令華夏軍憤恨的事情,難保對方會不會向他的家人下手。
比如說現在,他們這支軍隊的靈魂,已經被已經沒了,被打垮了,士兵們都願意向華夏軍靠攏,大家也都沒有什麼意見,他這個做大帥的就不能阻止大家活命,阻止大家發財了,正所謂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
靜雲公一直在解說,解答這些人的疑問,吳修文也在使節之列,不過他作為副手,一直在身邊,看見眾將圍著靜雲公問問題,他就來到了洪承疇面前,作了一個揖,說道:“洪大帥,借一步說話。”
洪承疇不認識對方,並不知道這一位就是把他坑的半死的白雲真人,倒是聽說對方的名頭,對方算是華夏軍的高官,一張嘴能說會道,據說孫傳庭就是被他策反的。
洪承疇說道:“我們認識嗎?有什麼好談的。”
吳修文信心十足的說道:“天下間無不可談之事,就看這價碼合適與否。”
洪承疇苦笑的說道:“洪某跟華夏軍之間的關係,還能夠和平共處嗎?”
他不想在華夏軍那裡混一個差事,在他眼裡,雙方這樣仇恨就難以化解。
以前劉布在他帳下當官,就被他多方的打壓,他也就是破壞蜉銀子的事件的主謀,公認的江南的公敵,據說許多人還在揚言,要生吃他的肉,活喝他的血,洪承疇就在想,此間事了,他就返回北京城,與大明朝共存亡。”
洪承疇不想跟對方談,但是他也都知道,現在自己正處於弱勢的一方,對方又再勸說,他覺得聽一聽也都沒有問題,然後就帶著這位使者,來到他的後帳值房之中。
吳修文來到了後帳,看見了這裡戒備森嚴,知道是洪承疇私人的地方,但是他還是謹慎地說道:“此處可是說話之處,這些人可是可信?”
洪承疇說道:“這些人都是本帥的心腹,可託性命,有什麼話都可以說。”
吳修文這才說道:“洪大帥你可能對於我軍有一些誤解,你認為劉帥十分痛恨於你,恨不得將你殺死,但是劉帥並沒有這樣的想法,在出發之前,劉帥還給了下官一封親筆信,要求小的要想盡辦法,招募到洪帥這樣能人,如果你能加入華夏軍之列,我軍如虎添翼。”
洪承疇說道:“咱們之間,這樣的關係,還可以共存嗎?”
吳修文說道:“我軍與洪帥之間的誤會,就是蜉銀子之事,但是這一件事情,其中另有隱情,可能洪帥並不知道,下官今天來此,就是為了說明此事。”
洪承疇說道:“這事還有什麼好說的?”洪承疇就知道,這件事就是華夏軍乾的,利高者疑,並且還有一點,華夏軍一定不會承認的,他們會將這髒水都潑到他洪承疇身上,讓他承擔所有的後果,洪承疇則必須竭盡所能,把這件事往華夏軍那裡甩,這就是雙方矛盾的開始,壓根是化解不了的,因為他們之間,無論是誰,都擔任不了這樣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