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布說道:“父皇何出此言?咱們父子相得,乃是最佳的拍檔,有誰能夠離間咱們?”

劉遠橋道:“你有這種信心就好,想當年,秦皇漢武,亦為人傑,最終還是被奸人所害,骨肉相殘,令人扼腕,咱們父子絕對不能重蹈覆轍,朕在此有言,凡事無不可對人言,開誠佈公,推心置腹。”

劉布說道:“這一個當然,父皇莫非是聽到什麼謠言不成?”

劉遠橋說道:“能有什麼謠言?你是朕至少看著長大的,你有幾斤幾兩,朕會不知道嗎?收起你那點小心思,老老實實的幹活,這天下是朕的,也是你的,朕百年之後,還是要傳給於你,不要指望全靠朕為你打拼。”

劉布說道:“父親你不是說了嗎?江山社稷是咱劉家的,也你的,就前而言,你可是當仁不讓,至於孩兒嘛,等到父皇你當累了,不想幹了,百年之後,才輪到我,目前沒必要著急,沒必要操這麼多的心,兒臣天生命好,有一個好的老爹,不用奮鬥,也可以坐享天下,何樂而不為?”

劉布這一般說,劉遠橋其實是非常滿意的,劉布有偷懶之心,劉遠橋可是沒有,他可是在皇帝的位置上,坐的很爽,想坐上一輩子,至少得在自己幹不動的情況下才退,說句老實話,如果有人太能幹了,威脅到他,反而還會令他心生忌憚。

放眼華夏帝國,唯一能威脅到他的人可能就是劉布了,現在他如此的懶散,其實也符合劉遠橋的想法。

這天下間所有的太子都是一樣的,皇帝在沒有坐天下之前,他們是希望太子非常的能幹,恨不得就是三頭六臂一般的人物。

但是當天下穩定了以後,天下大定,他就不會希望太子這麼能幹了,太子這麼能幹,至皇帝於何地?劉遠橋一代梟雄,但是他跟歷朝歷代的皇帝也都沒有分別,心裡面也有這個小心思,也就怕自己一個兒子的太子,做得不耐煩了,想換個位置試試,這就是麻煩事了。

現在看起來倒是挺好,劉布在太子在位置上,坐得非常的爽,還非常的滿意,並且他懶懶散散的性格,其實是符合劉遠橋的想法。

太子嘛,現在養著就好,等到他老了,搞不動了,再把朝政交給他,代代相傳,這才是王道。

劉遠橋道:“收起你這點小心思,天下很大,朕一個人管不過來,很多事情還需要你的幫忙,這天下是咱劉家的,許多事情,只有咱劉家的人能做,別人做,朕可是不放心,朕可不希望咱好不容易打下來的天下,才不出幾年,就變成了與大夫共治天下或者是藩鎮割據的局面。”

劉遠橋他既防這些是士大夫集團,同時也防這些勳貴集團,最怕的就是士大夫架空於他,也怕這些統兵大將,割地稱王,所以他其實是相當的忙,相當的累的。

所以才會對劉布懶懶散散的,每一天在東宮裡面吃喝玩樂,非常的不滿意,非常的不爽。

這就是太子的難做之處,既得能幹活,也不能太能幹,凡事都必須在皇帝圈定的範圍之內,這讓劉布覺得辛辛苦苦造反一場,最終還不如以前日子過的舒坦。

劉布說道:“兒臣還真不信,有什麼事能難倒父皇,如果有什麼忙不過來的,交給手下的人幹了得了,諸葛亮是怎麼死的?是忙死的。”

劉遠橋說道:“有些事情,你可以交給手下的人去做,有些事情卻是不可以,你必須明白,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推心置腹,即使他是你的心腹。”

劉遠橋對劉布說出這種話,其實算是推心置腹了,畢竟劉布就是他的兒子,是他的繼承人,這江山打的再大再輝煌,以後還是要傳給這小子的,如果是以前,把這樣大的江山,傳給那混賬小子,他心裡面是非常的擔心受怕,現在的劉布,起碼錶現出能幹的一面,有擔當的一面,令他放心不少。

當然,他現在還很年輕,身強力壯,還能幹個二三十年,還可以把這一切不如意的改好,這估計也是歷朝歷代所有帝王的毛病,恨不得所有的東西,就在自己手上完美和完善,一代人把幾代人的活都幹完,然後就把一個江山,輕輕鬆鬆的交給後代手上,讓他們安享太平盛世便好。

劉布說道:“這一點兒臣自然是明白的,我也帶過兵,知道怎麼樣才能用人,只是前些年,南征北戰,臥冰踏雪,實在是過於勞累了,現在都提不起勁來。”

這一點,倒是引起了劉遠橋的注意劉遠橋說道:“你這身子骨,咋老是咳嗽?怎麼不去太醫院看看,他們怎麼說。”

劉布說道:“收怎麼不去看,不但去太醫院看了,還在民間也都請了不少的大夫看,但就是老咳不停,有時候有點心跳極快,氣血兩虛,據說是當年打仗的時候,風餐露宿,落下了病根,慢慢調理便會好了,主要就是要多休息,多調養。”

劉布就知道自己身體有點小毛病的事情,是瞞不過父親的,更何況他的這點小毛病,是他故意培養出來的,培養給他父親看,讓自己顯得不那麼的完美,不那麼的有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