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0章前去宣旨(第2/2頁)
章節報錯
劉遠橋說道:“既是如此,你便應該多聽太醫的話,好好的調養身子,能夠交給身邊的人做的,就交給他們來做吧?朕很快就會為你設立太子詹事府,朝廷該有的配置,你的都會有,慢慢學著接管吧。”
劉佈道:“兒臣遵旨。”
劉遠橋說道:“明兒有件事情你必須親自去辦,這就是禮國公府一趟宣旨,安撫他一下。”
禮國公就是錢謙益,他這一位禮部尚書,被封為禮國公,也算是位極人臣了,算是華夏帝國的頂級權貴,劉遠橋將他捧得這麼高,自然就是百金立木,作為一個榜樣,招徠更多的人。
只是這一位禮國公顯得有點運氣不太好,錢謙益他在大明的時候,就想當首輔,想當到幾乎瘋的地步,即使被崇禎皇帝辭退回去,心裡面還是念念不忘,一直都在運作,重新迴歸朝廷,所以民間都稱他為鄉野隱相。
錢謙益加入了華夏帝國,很大一方面,也是鬱郁不得志,才希望在華夏帝國這裡發揮所長。
按一開始的發展,他加入了華夏帝國以後,他就是首輔,當仁不讓的老大,問起名聲,論起影響力,論出身,無人能夠相比。
誰知道華夏帝國成立了,卻取消了內閣,沒有內閣這一個機構了,自然也就是沒有內閣首輔這一個說法了,這令他非常的鬱悶。
取代內閣的是軍機處,主要負責的是一個軍事方面的事情。
這軍事方面的事情,又非錢謙益所長,也是他以前一直所鄙視的,有點令他放不下身段加入進去。
所幸劉遠橋對他還是非常禮愚,給了他一個國公的位子,如果沒有什麼意外,就可以世代富貴,與國同休,也算是位極人臣,名留青史,算是得到了一點安慰。
錢謙益自己當上了國公,也都立自己的長子為世子,對於他第二個兒子,就沒有什麼好的安排,也都沒辦法透過科舉出身,所以便安排他在鴻盧寺當官,這一次出使李朝,主要就是為了積累經驗,積累威望,為以後的升官做準備。
誰知道卻發生了這等事情,白髮人送黑髮人,真是令他老淚縱橫,據說錢謙益之子錢儒道,是被李朝人亂刀砍死的,屍體都拼不回來,傳到了京城,老錢是當場的暈倒了,連皇帝都覺得可惜。
所以劉遠橋對錢儒道進行了追封,並且對錢家進行了安撫,這是應有之意。
本來這皇帝出面,才是最高禮愚的,但是劉遠橋又想自己堂堂皇帝,為一個後輩弔唁,有失身份,所以才讓他的兒子去,劉布作為太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年紀也輕,去看這合適。
既然是父親下旨,劉布不敢拒絕,他當了太子以後,並不喜歡應酬,也不喜歡呼朋引類,花天酒地,但是有一些必要的禮節,還是有的。
像這是錢家出了這般的事情,他必須有所表示才對,其實他已經以東宮的名義,送去了輓聯、花圈、奠儀,也算是面子上過得去了。
現在皇帝讓他去,其實就是讓他代表朝廷去的,既然是如此,他便從命而去。
劉布在乾清宮吃了飯以後,又回到了前朝,去軍機處領旨意以後,馬上就準備儀仗,準備去錢家進行弔唁。
他這一種弔唁,並不是私人的拜訪,是正式的,很講究禮儀和規格的,萬萬輕便不得。
如果輕便的話,對方是認為你輕視於他,所以劉布也急不得,馬上命令他的東宮,準備好全部的儀仗和衛隊,這才能夠出發。
劉布知道今時不同往日,作為華夏帝國的皇太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很多時候,該講究的,還是要講究,否則別人還會說他輕浮,無人君之穩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