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自成的眼裡,明軍可是有上百萬的軍隊,不要說是上百萬軍隊,就是上百萬頭豬拱過去,估計也夠華夏軍吃一壺。

這一場戰,短期之內就結束不了,就算是結束了,雙方也會打得傷亡慘重,沒有沒有餘力對付他了,這正是他趁機發展的時候。

李自成心中有過這般的遐想,最好就是大明跟劉家拼一個同歸於盡,他統一了西北以後,就大舉東進,把這兩個實力都剷除了,一統天下,自己當了皇帝。

如果他們不拼同歸於盡,也都打得筋疲力盡,沒有能力再去征討於他,然後就是三分天下的格局。

李自成就在想,朱元璋一個放牛娃,都能當皇帝,他堂堂一個驛丁出身,憑啥就不能當?反正他李自成是天生叛逆,不甘於平凡,他不會投靠明軍,更不會投靠華夏軍,要自己活出一個人模狗樣來。

有句古話,叫什麼來著?就叫做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誰知道事情的崩壞,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明軍派出了百萬雄師南下山東,打出了驚天動地的氣勢,誰知道他們開局那是雷霆萬鈞,結果卻是悲慘之極。

所謂的百萬大軍,就連百萬頭豬都不如,當劉布從天津衛登陸的時候,大明的百萬大軍迅速的崩潰了。

然後就是發生了大明三百年未有之鉅變,也就是短短十幾天的時間,京城淪陷,皇帝歸天,劉遠橋在京師南郊登基稱帝,然後就是華夏軍大舉進軍,一統天下的時候。

而此時此刻,李自成也都沒有完成他的目標,拿下西安,一統西北,他手下雖然有十幾萬的軍隊,但是精兵悍將確實不多,大多數都是逃兵逃將,然後就是一些飢餓的,走投無路的農民,他們的武器都簡單到了極點,所謂的騎兵不過是數千人,而各種重型的武器更是少之又少,沒有大炮,沒有盔甲,沒有大型的攻城裝置,所以他們就拿西安這一個巨大的府城,一點辦法都沒有,雖然城中的守軍不過是五千人左右,但是硬生生卻是扛住了他們幾十萬人的狂攻猛打。

無論李自成如何的威逼利誘,知府李廣海卻是寧死不降,知府李廣海乃是陝西寶雞人,崇禎五年進士,乃是當地的富戶,在當日張獻忠橫掃這裡一帶的時候,攻下了寶雞,殺光了他的全家,所以他跟流寇之間的仇恨,那是血海深仇,化之不開,他也無論如何都不會投靠流寇了。

用他的話來說,即使就是壓上的全城軍民男女老少的性命,也都不會投靠流寇,他們投靠了流寇以後,也都沒有好日子過。

李廣海此時的處境,也都相當困難,守在城外的是數十萬的流寇,將府城團團圍住,日夜不停的攻打。

所幸者西安城極其的高,有完善的防禦體系,城中的鄉紳和軍民也都上下一心,這些人也都知道,一旦流寇攻陷西安,他們的下場會是怎麼樣的。

李廣海就告訴這些人,一旦流寇攻破了城牆,他們會殺光你家裡面的男人,搶光你們的女人,搶光所有的財產,然後就去下一座城市,繼續殺人放火。

這也不是李廣海他在恐嚇,因為這也是流寇一向的做派。

也就是因為流寇這樣子殘忍的做派,令城中的鄉紳和官民都十分的害怕,就連就藩在這裡的秦王都怕的要死,所以他們才會派出所有的家丁,拿出能夠拿的錢糧給李廣海,由他統一安排,希望能夠擊潰李自成,保住自己的性命。

城中的百姓,現在也都收到了來自燕京方向的訊息,這天是塌了,大地是變色了,他們也不知道何去何從。

但是知府李廣海就告訴這些鄉紳和百姓,即使不知道何去何從,但是卻不能夠跟流寇媾和,因為這些人是他們不共戴天的敵人,投靠了他們,就是死路一條。

但是有人在問,這大明都完了,我等還死守在這裡,又有何意義?

李廣海冷冷的說道:“大明是完了,但是你還沒有死,你就是為你自己而活。”

李廣海他也是騎虎難下,毫無退路,他就是大明朝普通官員一枚,沒有什麼遠大志向,只想當好這一個官,光宗耀祖而已。

但是他的家族卻被流寇殺光殺盡,再怎麼著,也不可能跟這些滅了他全族的人媾和,他也知道流寇的恐怖和殘忍,一旦讓他進入了西安城,這一座古城,就會徹底的毀滅了。

作為大明的官員,自然是忠於大明,但是有一樣事情,也都是毫無疑問的,這便是大明現在是亡了,他們又該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