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3章流寇圍城(第1/2頁)
章節報錯
陝西稱得上是大明最亂的地方,流寇首先就是從這裡開始肆虐,然後橫掃全境,肆虐全國。
雖然在洪承疇,擔任陝西巡撫期間,可是把流寇殺光殺絕,把他們都趕了走投無路,逃往了河南,逃往了湖廣,但是這裡,本身就土地十分的貧瘠,加上大旱大澇,百姓顆粒無收,現在再加上天災人禍,官賊雙方,反覆的交戰,更是令這裡變成了人間地獄,餓死人是非常慘烈的事情,在別的地方,說出來都是駭人聽聞,但是在這裡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天災人禍,這令許多人都感到了絕望,這便是沒有人知道自己能夠活到哪一天。
就在這麼慘的時候,李廣海接到了老上司洪承疇的親筆信,洪承疇向他許諾,只要他加入了華夏軍,高官得做,駿馬得騎,並且洪承疇宣佈,他已經在燕京組建了十萬人的西征軍團,將大舉西進,前往西安,剷平陝西的流寇之亂:“李兄飽讀聖賢之書,身懷經世之絕當,陝地百姓苦亂久矣!當輔助本帥,剷平流寇,盡殺亂黨,還百姓一個太平天下!上可光宗耀祖造福桑梓,下可以贏得生前身後名,何樂而不為也?”
此時的李廣海有些難以為情,洪承疇曾經做過陝西巡撫,三邊總督,就是他頂頭上司,他也獲得過洪承疇的破格提拔,沒有承疇的破格提拔,他也不可能在短期之內,獲得這麼高的官職。
但是洪承疇卻是沒有堅持他的操守,在關鍵時候,投靠了華夏軍,可以說洪承疇是令大明走向滅亡的兇手之一,李廣海非常痛恨此人,恨不得親手殺死了他。
做人就得心存忠義,不忠不義,又跟畜生何異?
但是此時的李廣海選擇確實不多,李廣海不怕死,他全家都死於流寇之手,寶雞李家,就剩下他一個了,但是作為西安府的父母官,他捨不得拉全城的百姓跟著一起陪葬。
現在他們都在苦苦的死守,不是為了大明守,保土安民,而是為了自己活命,他們知道一旦讓流寇攻進了城裡,他們想要活命都難。
但是此時,他們又沒有選擇可言,區區五千人,守著這麼一個大府,而城外的流寇,卻多達幾十萬之眾,他們就知道,終有一天,對方會攻進城來。
其實大明已經完了,滅掉大明的華夏,還會來救他們嗎?就算華夏軍的鐵騎趕到這裡,他們又該採取何種措施,是以明臣的身份繼續抵抗,還是棄城而逃,更或者是伏低做小,委曲求全。
現在西安城,已經變成了敵人圍困中的一座孤城,他們連流寇都對付不了,更加對付不了比流寇還要強大的華夏軍。
但是他們就如此的投靠了敵人,卻是感覺到有些不忠不義,對於此事,李廣海左右為難,如果父母還在,他敢投靠了敵人,估計他的親爹,會拿藤條把他打死。
但是父母雙亡,全族皆死,寶雞李家,也就剩下他一個李光海,想了半天,最終還是拿不定主意,他就把洪承疇的書信拿了出來,交給身邊的人,讓他們自己做決定。
此時西安城,那是被賊兵團團圍困,城中是黑雲壓城,城外成千上萬的賊兵,隨時破城而入,城中的軍民,那是惶惶不可終日,就害怕會被敵人破城而入,殺個乾淨,可以說全城都處於一種絕望的氣氛中。
在大明京城被攻陷的時候,他們就更加的絕望了,因為他們都明白和知道一點,這就是不可能有人來救了。
如果是以前,聽說他們這裡被圍困,朝廷一定會想方設法,組織大軍前來營救,只要他們堅守下去,等待援軍抵達,就可以活命。
但是現在已經很明顯,大明已經滅亡了,不會再有援軍了,沒有了希望,這才是最為絕望和悽慘。
可以這般的說,如果流寇的名聲不是這麼的臭,會善待他們這些鄉紳和官員,估計這些人都會建議向流寇投降了。
但是流寇卻是如此的狠毒,跟他們勢不兩立,對方來這裡,不是給他們拜壽的,而是要破城而入,搶光他們的財產,殺光他們的子女,然後再去禍害另外一個城市,流寇不會建設,不從事生產,只會帶來破壞和毀滅,這一點已經是所有的人都公認的了,這也就意味著,流寇是他們不共戴天,不可原諒的敵人。
就在此時,知府大人拿出了前陝西總督的親筆書信,這令許多人都感到了意外。
洪承疇在陝西一帶算是大名人,也算是這一片土地上走向全國的大名人,至今許多陝西的老少爺們,都以這一位大猛人為榮,想當年,洪承疇掌管陝西的時候,雖然也爆發了橫掃全境之亂,在他強烈的鎮壓之下,一路追殺,基本上把各路的流寇都殺光殺絕,剩下的也都被他趕往了河南,逃往了山西,稱得上是一代猛人,許多人都在感嘆,如果洪總督在此,何至於此?
洪承疇剷平了陝西境內的遊客,然後就帶領著大批的秦軍東進,繼續追殺這些人,也就讓這地方更加的空虛,更加的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