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念及舊情(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是他們拿著劉遠橋的金牌,倒是暢通無阻,不過當他們靠近京城的時候,這是遇上了劉布一行人,劉布就是此地的最高指揮官,負責指揮這裡華夏軍所有的行動。
靜雲公看見劉布,可不敢傲慢無禮,這是因為他跟劉遠橋有很好的私人關係,亦師亦友,無話不談。
曾幾何時,靜雲公是把劉遠橋當成了良友,當成了可以為他排憂解難的人,只是在劉遠橋造反了以後,他才會知道劉遠橋的真面目,這才漸行漸遠。
但是他跟劉布之間,沒有這樣的關係,劉布就是在此地面上的最高掌權者,如果他有心要壞事的話,可以讓你寸步難行,所以看見的劉布,靜雲公一個揖,說道:“劉大帥年紀輕輕,便成就如此功業,當真是英雄少年,老夫以前是看走眼。”
劉布倒沒有他想象之中的持才傲物,看見的靜雲公,作了一個揖作回禮,說道:“公千里迢迢趕來,本帥設下了接風宴,為公接風洗塵,希望賞臉。”
靜雲公這才鬆了一口氣,他還以為對方是有意刁難的,要知道他雖然是一力爭取拿下了這差事,但是他知道在華夏軍少壯派的眼裡,自己這就是爛好人,很多人都要給他好看,他就擔心劉布是這種人。
靜雲公道:“多謝大帥美意,老夫要辦理先帝的葬禮,實在是拖延不得,改天再由老夫設下酒宴,宴請大帥,作為賠禮。”
劉佈道:“再大的事也不急!磨刀不誤砍柴工。”
靜雲公倒是注意到了,此刻的劉布,身上沒有像以往一樣,穿著一身鐵甲,而是輕裘緩帶,像一個貴公子一般,按說他立下了如此的戰功,可以列為古往今來的名將,這是少年得志。
但是他卻是沒有少年得志的神采飛揚,反而有些鬱鬱寡歡,精神不振的樣子。
靜雲公看見對方在堅持,他就知道對方不可能無緣無故請他吃飯,應該是有話說,這便說道:“恭敬不如從命,老夫這便欣然赴宴。”
劉布做了一個請的手勢,現在劉布駐在正陽門的城樓這裡,也就在城樓這裡擺下了一個酒席,在此喝酒,向南可以看見華北大地的千里江山,向北則俯瞰整個京城,倒是一個喝酒的好地方。
靜雲公再次來到這裡,不免有些感慨,正陽門,他也曾登過,也曾在此指點江山,再次到來的時候,大明已經是滅亡了,已經是物是人非,不免有些感慨,心情抑鬱,藉著敬劉布的藉口,連喝三杯。
劉布倒是非常的給面子,酒到杯乾,並進行了回敬,他還勸道:“不忙!不急!先吃點菜壓壓酒勁。”
靜雲公連喝了幾杯酒,也是感覺到酒勁上湧,肚裡翻滾,所以也都不拒絕好意,連忙吃了幾口菜,他日夜趕路,也都沒吃過多少好白,早己餓得狠了,此刻有人相請,他倒也不客氣,大吃大喝起來。
劉布說道:“公真是一個有心人,在大明滅亡以後,還願意為皇帝做出這種事情,真是難得。”
大明終究是滅亡了,令人感慨萬分的便是,這麼一個講究氣節的朝廷,在大明滅亡的時候,居然是跳出了這麼多的小丑,有這麼多的人不敢為大明盡節。
反而是靜雲宮這一種擺明已經是造反的人,反而在皇帝如此境地的時候,為皇帝籌辦葬禮,這種道是念舊之人,令劉布有些欣賞。
靜雲公說道:“畢竟是君臣一場,舊情難忘,如果讓先帝棄屍於野,不得入土,某終生不得安寧,此人臣應做事也,還望大帥多多關照。”
劉佈道:“人死為大,我華夏軍也都不是不講情理之人,既然死了,就應該入土為安,只是天下蒼生,何其之多,誰人都會死,我們能做到的,只是讓死者入土為安,如果要操辦體面的葬禮,這就只能由公你來負責操持,才能夠把這一切辦得體面。”
靜雲公倒是看得出,對方說這句話有些真心實意,在他的眼裡,劉布就是一個有一說一的人,也不是一個有城府的人,還不是他爹那一種胸藏城府的老狐狸,既然對方欣賞他這種行為,靜雲公放心了,就怕劉布不支援,有意刁難,他就麻煩了。
靜雲公本來是想說幾句恭維之話,但是他為人剛直,就不會說這種話,只好藉著敬酒之時,再敬對方几杯,希望能拉上一些關係,在許多事情上,為他行一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