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3章理所當然(第1/2頁)
章節報錯
崇禎皇帝自從登基以來,就沒有經歷過什麼舒心的事情。
關外的建奴,早就在他爺爺萬曆皇帝期間,就開始造反,當時就傾全國之力去打,剿之不滅,連萬曆皇帝都無法殲滅的敵人,像他的兒子泰昌皇帝、孫天啟皇帝更加沒有辦法。
到了崇禎皇帝這裡,建奴大勢已成,他們的兵鋒已經開始直逼長城,大明在關外龐大的遼鎮,也就剩下寥寥數城,死死地守住遼西走廊而已。
這本來已經是十分的要命的,自從崇禎元年起,席捲全國的流寇之亂迅速的發生,戰亂讓朝廷花費的大量的錢糧,大量的兵力來鎮壓,可以這般的說,崇禎皇帝當上了皇帝,就沒有閒過。
別人當上皇帝,那就是過上了好日子,過上了隨心所欲的好日子,崇禎皇帝當上了皇帝,他就是像坐上了一趟永遠停不下來的戰車一樣,只能夠工作,不停的處理各種危機,終有一天,會車覆人亡。
劉家軍的崛起,就是最好的寫照,在劉家崛起之前,大明要對付的最大的敵人,就是建奴,就是流寇,就是在西南作亂的奢安等,幾處用兵,已經讓朝廷焦頭爛額,拆東牆補西牆。
劉家的崛起,更成為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看似龐然大物的大明,居然被對方輕輕一推就倒在了地上,他們最為富裕的江南、湖廣之地,居然如此輕易的就被劉賊所佔。
而且他們還咄咄逼人,控制了山東之地,如果劉賊兵出山東,直撲北直隸,兵叩京城,也就是幾天路程,這些東西令皇帝寢食難安,更加的憂慮。
崇禎皇帝不過是三十歲的人,但是眼角已經有了很深的魚尾紋,兩鬢已經有了白髮。
要知道,他也就是比劉布大上幾歲而已,但是雙方在外形上相差就是相當的大。
民間一直就有一種說法,滅明者流。
開始許多人認為這是流寇的劉,劉家崛起了以後,很多人就認為這是劉家的劉,應該就應在了劉布身上。
許多人都拿劉布跟崇禎皇帝相比,劉布年輕力壯,身形剽悍,英姿煥發,如日之初,如日之升,崇禎皇帝貴為天子,他臉上的皺紋,還有兩鬢的白髮,比劉遠橋的還要多。
但是到了今年以後,到了皇帝銳意改革,破釜沉舟的做出一些改變以後,確實是令大明的情形有所改變。
以前在等閉之間,他們是湊不出大批的兵力的,但是現在他們輕易就抽調出七十萬大軍前去剿匪。
而且也湊夠了足夠的軍費,如果是以往,有七十萬大軍的話,朝廷就是砸鍋賣鐵,就是把官服和官印都拿去賣了,也抽不出這麼多軍餉,但是現在大明,確實是湊了這麼多糧響。
起兵造反以後,一直順風順水的劉家,也發生了這樣的那樣的問題,首先就是夷陵之戰,夷陵之戰,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打破了劉家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其次就是劉家能夠縱橫江淮一帶,憑的就是他們在大運河的運輸之便,現在他們最重要的合作伙伴跟他們鬧翻了,雙方大打出手,臨清和濟寧亂成了一團。
在這要命的關頭,又發生了雞鳴寺之變,這就令劉家軍軍心大震,方寸大亂了,崇禎皇帝認為這一切都是好兆頭,好的開始,只要他們繼續發展下去,大有可能,今年就可以拿下山東,明年就平定劉寇之亂。
正值此時,就是他們的欽天監也都送來了大好的訊息,自從劉寇亂起以後,大明就沒有什麼好訊息,特別是他們主管鬼神命運之說的欽天監,一直稱,風不調雨不順,不是好年景。
但是現在則不同,今天欽天監就上書朝廷,告訴皇帝,現在那是紫薇帝星,光芒大盛,三大凶星,貪狼、破軍、七殺鋒芒大弱,黯然無光,這是大喜之兆!
聽到了這些情報,崇禎皇帝可是非常的高興,雖然鬼神之說過於虛無縹緲,但是畢竟是好訊息,畢竟是振奮人心的事情。
而且好訊息還有,自從許建強自從朱燮元那裡得到一個準信,他說必須在雨季才能跟華夏軍決戰。
所以他就一直請了一批老農在研究天氣,看看北方的第一場春雨,什麼時候來。
這時候,這些人也得出一個結論,他們認為,綜合種種的氣象條件,今年第一場雨,會比往年來得早。
自從計劃雨季作戰,許建強就命令他們趕製和購買大量的蓑衣,以便供部隊在雨季出征的時候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