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艱難求活(第2/2頁)
章節報錯
華夏軍的遼南軍,雖然兵力只是數萬而已,但是直接擁有大量的火炮,還有擁有大量的騎兵部隊,他們背靠大海,進可攻退可守,令建奴狼狽萬分。
這一次他擔任了遼南總督以後,每一個人都認為,他會首先穩定三衛,誰知道他一來,就是先把海州拿下來再說,因為華夏軍擁有強大的火炮部隊,他們的水師可以把火炮運往遠海的城市,這就意味著他們火力上的優勢是對方無法相比的,所以他們沿著海河進入海州,圍攻海城之時,對方在一番抵抗了以後,知道不能力敵,立即迅速的退了。
建奴本來把海州當成他們進入遼南的前進基地,也在這裡扼守,不讓對方能夠進入遼東大地,成為他們必守之地,死守之地。
皇太極在聽聞大軍襲擊海州的時候,他還給海州的守將濟爾哈朗下令,要求他用盡一切辦法,也要死守住海州,援軍不日將至。
但是一天就接近三千多人,十個牛錄的陣亡,令他受不住這樣巨大的損失,只能夠命令撤退了。
因為這裡是海邊,附近華夏軍可以呼叫他們水師的大炮,對城裡面進行攻擊,根本就無法抵擋敵人的大炮,即使他計程車兵是披著三層鐵甲,但是如果遇上對方的大炮,也是死路一條,所以皇太極他是氣得牙齒都咬碎了,最終還是得命令濟爾哈朗率領他的部隊,迅速的撤退。
海洲落入了華夏軍之手,孫傳庭就把他的總督行轅設在了海州,而遼南知府府治則在金州,一南一北,相互呼應。
華夏軍在拿下了海州以後,無論是北上遼陽、還是南下遼西走廊,西進蒙古草原,都有了更好的前進基地了。
建奴重兵把守的海洲,居然讓華夏軍一日拿下,也都令遼西將門這些老油條們看不起建奴,認為他們難成大事,根本就不能向他們投降。
孫傳庭把他的總督行轅設在了這裡,下一步就要拿下更多的地方。
孫傳庭他這一位遼南總督,主要是掌管軍隊方面的事情,至於民生和後勤方面的事情,不用他管,他只負責練兵和指揮軍隊作戰,民生後勤方面的事情,交給周文同負責,華夏軍家底極其的豐厚,他們可以為軍隊提供很好的糧食和後勤保障。
既然有了這麼多便利的條件,孫傳庭就決定,非得打幾場大仗才行,手中擁有這樣一把利刃,不多砍幾個敵人的腦袋,如何對得起後方的兄弟。
正當孫傳庭謀劃下一步的行動之時,他接到了祖大壽的來信,對方言辭懇切,對他表示了仰慕之意,話中表示,想要在雙方的分界線那裡見一次面。
孫傳庭不認識祖大壽,但是對於這一位逃跑將軍和老油條將軍,那是久仰大名。
孫傳庭現在駐屯在海州,雖然說令他們進可攻,退可守,戰略形勢更加的好,但是也都令他有些為難,他是繼續北上攻擊建奴,還是南下拿下遼西走廊。
現在他的情形是好,但是敵人又多了,主要的就是跟遼西走郎和草原方向銜接,接觸到的人更多了。
最為主要的就是他怕,如果他們全力北上的話,祖大壽、吳襄等人兵出遼西走廊,切斷他的後路,他就會陷入內外交困的局面了。
華夏軍與朝廷是敵人,估計還是一號敵人,如果他們在跟建奴血拼的時候,對方來攻擊他的後方,這其實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所以在拿下了海州這戰略要地以後,孫傳庭也都不敢貿然前進,他必須理順了眼前的形勢,搞清楚了大家的想法以後,才能繼續北上。
如果說讓他去攻打遼西走郎,這也不是辦法,因為他知道孫承宗和袁崇煥,可是花了幾千萬兩銀子,砸在了這裡,立了無數的碉堡群,就連強悍如建奴,他們在進攻這些碉堡群的時候,都是頭破血流,如果他們去攻打,估計結果也都好不了多少。
而且來到了遼南,就得打韃子,如果跟明軍打自己人,殺自己人,就沒啥意思了,也不是他所想要的,也不是他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