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帝國與大明不同,華夏帝國沒有大明那一種文貴武賤的壞毛病。

華夏帝國能有今天,就是造反奪取來的,就是憑藉著他們手中的武力,就連迂腐如錢謙益等人,他們都不敢說放馬南山,因為他們知道,他們有眼前的功名富貴,就是靠著他們的軍事武力,當華夏軍被殲滅之時,就是他們被砍頭和誅滅九族之日。

所以他們是想盡一切辦法,建設華夏軍,讓其變得強大。

其實他們也都知道,大明只要執行目前的政策,他們的滅亡就是遲早的,打仗靠的就是武將,靠的就是士兵,在這時候居然還玩什麼文貴武賤?

大明的官場有多麼的坑爹,堂堂一品的總兵,見到了縣令,都得作揖行禮,至於看見的掌管糧草、督察軍兵的兵備道,更是必須下跪。

而華夏帝國及軍人的地位,是相當的高的,百姓爭先恐後當兵,甚至就連地方出現的肥缺和差事之位,退伍的軍人和傷殘的軍人將是第一的優選。

所以當大明帝國重新開始重視軍事武力方面,開始整頓軍務之時,就令他們為之擔憂不已了。

不過錢謙益卻顯得有些樂觀,他說道:“大明要扭轉文貴武賤的做法,卻是不容易,人事大權和錢糧都掌握在文官這裡,他們不可能放棄自己的利益,去支援一群武人,而大明的武人集團,也都是上不了檯面的人,他們並不足以登堂入室,掌控朝廷。”

錢謙益雖然分析的十分到位,但是大家還是有一定的擔心,只是發起這一件事的是崇禎皇帝朱由檢,他們就是想黑,就是想收買官員彈劾與他,也都不容易。

如果說要彈劾的話,也都根本不用彈劾,為什麼這般說呢?這是因為現在朱明朝的百官早就炸窩了,他們想盡一切辦法跟皇帝作對,改變皇帝的這種想法。

近有整個文官集團在拖後腿,即使是皇帝一意孤行要這麼幹,想要進行改革,也都相當的難。

華夏帝國上下一心,所有的官員和百姓都全力以赴的支援他們的軍隊擴張,尚且如此更困難,而在大明執行這方面的策略,步步的制肘,想要取得遠大的成績,這估計是很難,所以大家雖然知道了這一條訊息,但是還是表示了一定的關注,沒有視為頭等大事。

華夏軍現在的頭等大事,第一就是建國,在劉遠橋登基建國以後,這就意味著華夏帝國上升了一個臺階,也都意味著他手下所有的官員,都會封侯拜爵,都會有賞賜,這都是大家十分關心的事情。

其次就是華夏帝國的擴軍計劃,他們也都知道,想要在這世界上立足,就必須有一支強大的軍隊,目前這一支軍隊還不足以令他們雄視四方。

雖然華夏帝國現在在南方,已經佔盡了主動,是處於主力戰略進攻的態勢,在四川都被拿下了以後,形勢更是前所未有的好。

但是他們的兵力依舊是不足,比如說現在,他們就沒有辦法向湖廣南部用兵,也都無法向廣東、廣西雲南四川等用兵。

華夏帝國現在已經是用兵用到了極限,但是他們依舊面臨著極大的困難。

幾乎所有的人都明白和知道一點,這便是等到今年春暖花,開道路解封以後,估計就是大明派兵攻打他們之時。

大明在熬過了這一個冬季以後,喪失了這麼多土地以後,反而讓他軍隊可以集中起來。

目前可以得到確認的,就是駐紮在天津衛的楊嗣昌部,還有駐紮在保定的洪承疇部,他們手下的大軍,都已經突破了二十萬,雖然他們不是百戰的精兵,但是這麼多的兵,也都讓他們頭皮發麻,無論是楊嗣昌還是洪承疇,都是知兵的人,也都是厲害的角色,他們虎視眈眈,就準備攻入了山東。

本來的形勢已經是不太好,自從朱燮元部進入了南陽以後,令山東的形勢更加的危險,因為山東也都處於明軍三面包圍之中。

本來華夏軍樂觀認為,朱燮元他們去河南,那裡無兵無糧,只會自我毀滅。

誰知道這天殺的許建強,居然雪夜的南下,說服了朱燮元向福王下手,朱燮元親自率領大軍,直達洛陽,在進入了洛陽以後,他就派兵為了福王府,查抄了福王所有的財產,這讓他得到了大批的軍餉和糧食,一次性的解決了他軍餉和糧食的問題。

朱燮元最大的問題,就是欠軍餉和欠糧食,在得到了大筆的銀子和糧食以後,他就相當於沒有問題了,他不單止沒有精簡軍隊,反而進一步的擴張,根據華夏軍情報部門估計,他手上掌控的錢糧,就是招三十萬大軍都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