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康征伐四川期間,劉布一直在襄陽這裡整頓軍務,他主要的任務,還是必須這裡打造一個新的基地,把這裡變成他們湖廣北部的戰略支撐點以後,南下湖廣,北上河南,都可以此作為出發點。

他們所謂的襄陽師,一直也只是一個番號,武器人員裝備都沒有到位,要組建一個師,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以他們目前一個師的戰鬥力,一個師可是可以對付整個行省的,執行的是戰略的任務,所以要求非常的高,所需要的武器裝備和人員都非常的多。

李定**事天才,但並不意味著是內政天長。

這些都是由劉布親自來這裡坐鎮,協調各部門之間的運作,才能夠完成。

同時劉布也都希望,工部能夠派來更多的工匠和裝置,讓他們在這裡開設更多的兵工廠,為他們為襄陽師就地的提供武器,讓這裡變成他們目前湖廣北部的戰略支撐點。

劉布有這樣的打算,他不單止只是想成立一個襄陽師,而是希望能夠組建更多的軍隊。

組建更多的軍隊,就意味著需要更多的人員,更多的武器,而武器又是,開始整個華夏軍治下所有的兵工廠,希望能夠把產量進一步的提升,但是這一切目前只建立在紙上,產量並沒有飆升,華夏軍又處處的用兵,對於武器的需求量是極其的大。

現在天下還沒有統一,北方還有強敵在虎視眈眈,長城之外建奴蠢蠢欲動,可是不敢放馬南山,卸甲歸田,如果他們有這種想法的話,估計朝廷騰出手來,就會把他們給滅了。

就在這時,他們獲得了四川被征服的訊息,這讓劉布非常的高興,至少令他們又多了一片地盤,對抗敵人更有把握。

現在天下的形勢有些混亂,雖然說大局已經進入了南北朝對立的時候,但是雙方都有許多要命的弱點。

比如說華夏軍其前鋒其實已經部署在的北直隸地的滄州,距離大明的京城,也就是幾天的路程,如果由這裡出發,幾天內就可以打到京城,大明北方的精華之地,山東和江淮也在華夏軍的掌握之中,這讓大明如鯁在喉。

但是華夏軍所處的南方,也不完全是他們的,在南方之中,他們主要控制的就是江南湖廣一線,更南的兩廣雲貴,還在明軍的掌握之中,雖然在他們佔領了四川以後,徹底的隔絕了兩廣雲貴與北方大明之間的聯絡,但是這一片土地還是沒有被華夏軍征服。

更慘的就是華夏軍,目前也都沒有足夠的實力,對這一片土地展開徵服。

所以說,雙方都各有要命的缺點,大家都想把要命的缺點抹去,讓自己更加的安全。

估計到了春後,就是明軍全力以赴進攻山東的時候,而華夏軍想要在南方立足,也必須要把兩廣和雲貴控制在手。

就目前而言,整個南方都沒有一支可以跟華夏軍相抗衡的重兵集團,但是有一點必須要重視,這就是時間的問題。

這些地方的官府,依舊還是忠於大明,給這些官府以時間,他們一樣會組建起更多的軍團,最怕就是會莫名其妙的冒出一些強人和軍隊來。

大明已經建立了兩百年,每三年就進行一次開科取士,他們可是培養了許許多多的人才,這些人在太平之時,老老實實地當官,沒有顯示出什麼過人之處,但如果讓他們一旦在戰亂之中適應了,站穩了腳跟,說不定就會成為華夏軍的心腹大患。

比如說以前的盧象升和洪承疇,他們只是一般的人,但是戰爭卻把他們歷練成了出色的名將,劉布就擔心,會不會在大明的之下,出現無數像盧象升,洪承疇這樣的人,那他們麻煩就大。

所以他們也都必須儘快的把這些地方拿了下來,這才能夠確保他們背後的安全。

劉布就是因為他們劉氏家族,目前還面臨著如此之多的困境和困局,這才不敢掉以輕心。

過年了,他不敢回南京去過年,兒子出生了,他也都不敢回去。

值得一提的就是,就在華夏軍攻下了成都的同一天,劉布的大兒子出世的訊息傳了出來,整個華夏帝國都為之興奮不已,這意味著華夏帝國第三代的出現。

華夏軍第三代領導人都出世了,他們現在天命所歸,大運在握,他們也都人丁興旺,在這時代,新興的勢力,最怕的就是傳承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