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平定川蜀(第1/2頁)
章節報錯
隨著蜀王一家被處,成都的民心也逐步開始穩定,蜀王一家公開被如死,而且還是在數十萬百姓的眼前被處死,這可是給這些百姓以巨大的震撼,他們都明白一點,作為朱明的王族,公開的被處決,這意味著徹底的激怒了大明的朝廷,雙方是沒有回頭路,不可媾和。
更加要命的,就是現場的百姓都能稱得上是幫兇,如果有朝一日,朝廷能夠派出大軍,攻打這裡,他們在場的人,都是罪臣,難保朝廷大軍,會下令屠城以洩憤。
這樣的結局,是每個人都猜到的,估計也是華夏軍的用意所在。
華夏軍處死蜀王一百多男丁以後,也把蜀王一系進行了滅絕,在世上也都沒有男丁可言了,他們所有的田產、田地都收歸了國有,歸華夏軍所有,當然當地的百姓也是獲得好處的。
比如說欠蜀王府的錢都不用還了,他們的租子也都不用交了,以後向新主人重新交就好了。
另外一個就是,蜀王府有幾個巨大的糧倉,糧倉裡面有著無數的糧食。
蜀王既然是四川的第一大地主,這也就意味著他們是四川的第一大糧商和酒商,他的名下擁有無數的糧行和酒行,這些東西都被華夏軍接收了。
如果是別人,肯定會把這些糧食都收在庫存裡面,緊緊的捂住。
現在打仗,兵荒馬亂的,最貴的就是糧食,糧價都已經是平時的三四倍,必要時完全可以升到四五倍,因為春荒將至,要借米來度日的人更多,但是華夏軍沒有這麼幹。
他們是把蜀王名下所有的糧食全部都放了出來,並且用比市面上更低的價格出售,這就令廣大的老百姓,可以用很低的價格,就買到糧。
大批糧食拉到街頭上的時候,所有的百姓都感激不盡,感激零涕,這就意味著在今年的青黃不接的春荒時候,不會有人餓死。
這也令許多對蜀王一家死絕,而唏噓不已的人覺得沒有什麼好可惜的,可憐人必然有其可恨之處,大家都在捱餓,甚至餓死人,他們卻捂著這麼多糧食,不肯放糧,四川的糧價這麼高,估計也與蜀王府屯積居奇有關。
沒有任何證據指向他們屯積居奇,讓糧價居高不下,但是人家華夏軍一來,拿他的糧食出來賣,而且還賣這麼低的價格,這就說明了一點,蜀王府一家,就是四川百姓的苦難的源頭,這就令他們認為,華夏軍處決了蜀王一家,是十分英明果斷的行為,這一種行為,就是犧牲一家人救一行省的人,不管這一家人是否無辜,是否對錯,華夏軍這種行為就是對的,是大慈悲的行為。
華夏軍幾道板斧,輕易的就收穫了民心,贏得了百姓的支援,華夏軍開始接手成都的防務,接手這裡的權利,也都會面臨許多的矛盾和衝突,這些爛事,全部都由他們任命的四川善後督辦方有鵬負責,有什麼爛事都推給他。
其實對於此人,連劉康都奇怪,劉康他非常崇拜讀書人的,對復社士子的追捧達到了極點,在他的勸說之下,劉布都差點加入了復社,成為了光榮的東林黨一員,但後來劉布鳥都不鳥東林黨,疏遠了他們。
在劉康加強了對這些人的瞭解以後,他才發現,這些東林黨人和復社中人,也都沒有像他們所包裝的如此光鮮,如此的仁義,都是芸芸眾生中人,大家都在艱難的活著,東林黨人所做的一切,是跟劉家沒有什麼分別,甚至他們比劉家更加的齷齪,也就讓劉康不再追捧這些人。
但是就連劉康他都有不免有一些讀書人的習氣,那就是認為這時代的讀書人,明禮懂義,他們很有氣節,對於這些讀書人來說,命可以丟,名聲不可以丟,命是一時的,名聲是千秋萬代,為了愛惜羽毛,方孝孺可以不惜十族被誅,以保持自己忠誠的名聲。
但是也有許多賣國求榮,賣地求榮的人,比如說眼前的此人,方有鵬就是其中之一。
劉康本來就不相信,一個十年寒窗苦讀,高中進士計程車大夫,居然會如此的貪生怕死,居然願意用自己的名聲來換性命。
既然他願意如此的不愛惜名聲,也要保住自己的生命,華夏軍就成全於他,就讓他承擔所有的惡名好了。
所以華夏軍在城中所有的髒活和爛事,本來這是戴千元在乾的,不過在劉康和華夏軍都認可了戴千元的能力以後,戴千元也都被軍部命令為師長,出掌新建的師長,這就讓他不能再幹這些髒活,所以就由方有鵬來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