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大戰將起(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定國雖然是掛著師正的名號,但是他的手下依舊還是三千多人,兩千步兵,一千騎兵,武器和人手都沒有到位。
紫青倒是從上游接應了一些青州師的兵,將近有四千多人,但是這些人明明還是那一個青壯的小夥,卻把他們魂都打沒有了一樣,沒有勇氣再拿錢去戰鬥。
沒有勇氣打仗計程車兵,就跟綿羊沒有什麼分別。
李定國一時半會,還真不敢命令這些人上前去打仗,只能讓他們作為輔兵,協助防守。
李定國一開始也是勸不了這些人,讓他們去跟明軍幹架,因為這些人是被朱燮元的大軍打得心膽俱寒,不敢再戰。
但是李定國也都非常強勢,這些人不想打仗,這可不行,他們要麼就是滾蛋,要麼就是不給飯吃。
這些人沒有辦法,只好拿起武器,勉為其難的為他們效力。
同時李定國也都扣押了城中所有的權貴和富戶,把他們全部都扣押在城樓這裡,如果襄陽城丟失,他首先就殺死這一批人,同時這一批人,也是他的人質,控制了這一批人,就可以掌控他們手下的那些家丁和僕人。
李定國對這一批權貴們說:“暫時借用你們的家丁和僕人,為本將軍打仗,打贏了,算你們一功,打輸了!”他冷厲一笑,面目猙獰道:“大家一起死。”
李定國如此橫蠻的做法,是激起了這些富豪和權貴們極大的不滿,他們紛紛的反對,痛罵李定國流氓無恥的做法。
但是李定國一聲冷笑,當場的就砍下了兩個權貴的人頭,其他的人就不敢吱聲了。
李定國冷笑地說道:“明軍還沒有打到,就有人想造反,這就是下場,本將軍還是那一句話,這便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這樣子的做法,雖然是非常的粗魯,野蠻,令他的名聲不好,但是他確實是一下子就弄來了上萬的人手,這也讓李定國在守城之上,更有把握。
在早前,他的人手只是三千人,要守這麼大一座城市,一人一個哚口,都分配不過來,現在就不同了,一個老兵可以帶幾個人,人手也算是充足,這才有能耐,敢對抗朱燮元的十萬大軍。
艦隊負責守靠著漢水那一面,軍艦開不上岸,沒有關係,他們卸下大炮,運上城牆,這可以給明軍以巨大的驚喜,但這需要時間。
負責裝炮的工匠說道:“需要十天時間。”
李定國冷冷道:“本將為你爭取十天時間,事成之後,賞金一萬,七品官,美名三名,不成!全部處斬,與本將陪葬。”
李定國沒有猜錯,朱燮元在打贏了夷陵之戰以後,休息了兩個時辰,馬上就令他的先鋒部隊全力的撲向襄陽,準備在敵軍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拿下襄陽城。
以朱燮元他的眼光,自然看得出來,此刻的襄陽城,就是南北的關鍵,拿下了此城,就掌握了主動權,否則由華夏軍集結大軍,堵截在這裡,很容易就把他堵在了鄂北,逐回四川。
朱燮元可是絲毫沒有敢怠慢,命令秦良玉的兒子馬祥麟率領著兩千騎兵,搶先出發,最好就是他的騎兵可以在他們的大軍抵達之吋,就拿下了襄陽,這樣就天下太平了。
他也就是想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現在是真正兵貴神速,救兵如救火的時候。
朱燮元目送馬祥麟的鐵騎出徵,他就在想,如果馬祥麟打得好,三天後,就可以拿下襄陽,以此作為據點,跟華夏軍名將劉忠勇較一較勁。
馬祥麟就是石柱土司秦良玉的兒子,因為他騎著一匹高大白馬,穿著一銀甲,擅使長槍,勇悍無雙,人稱小子龍。
馬祥麟在母親的教導之下,無論是兵法謀略和武功,都是非常的出眾,追隨著白桿兵,南征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現在小小年紀,已經是參將的職位了。
當然像他這種世襲的土司,即使官銜再高,都是虛的,最為核心的還是他們的土司之位。
石柱土司能,夠以小小的一個一州之地,居然就養了上萬計程車兵,前前後後陣亡了幾千人,這算是相當不錯了,如果大明每個地方都能成為這樣,哪裡有建奴和華夏軍什麼事。
但是石柱這樣的地方不多,像馬千乘、秦良玉這種深受皇恩以後就感恩戴德的人更少,更多的像是是奢祟明和安邦彥這種野心勃勃的人,看見大明不行了,反而要起兵造反。
經過了十多年的戰爭,朝廷是準備剿滅奢安之亂,但是作為其中主力之一的白桿兵,也是傷亡慘重。
白桿兵在全盛時期,可是有上萬人,現在不過剩下幾千人了,更慘的就是他們的兵源已經接近了枯竭,因為大量士兵的從軍,致使地方已經沒有足夠的人手去耕田,大量的田地丟荒,令人口進一步的減少。
加上大量計程車兵戰死戰場,令士兵和民眾參軍的**不高,名聞天下的白桿兵,也是一天不如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