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出手報復(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華夏軍宣佈進行動員以後,整座南京城都動了起來,首先是駐紮在城中各處的御林軍士兵,開始集結至城外的軍營。
大批的物資、兵甲也開始在碼頭一帶集結。
雖然經歷瞭如此慘敗,全城籠罩在一片恐慌之中,但是這恐慌的是百姓,軍人士兵們沒有表現出什麼恐慌的樣子。
如果是大明的軍隊,讓他去關外打建奴或者對付劉家軍,這些士兵都是臉色蒼白,惶惶不可終日。
而且這些年輕力壯,身材高大剽悍的劉家軍士兵,他們一身重灌備,神情肅穆,高唱戰歌。
官軍屠殺他們同袍的訊息,也都傳到了他們這裡,沒有令他們屈服和害怕,反而激起了他們同仇敵愾之氣,他們就在發誓,一定要給對方人好看,讓他們知道華夏軍不是好惹的,任何對華夏軍不敬的行為,都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劉遠橋在宣佈了任命六部尚書以後,正式宣佈,誅殺魯王、德王、襄王九族南丁,其所有女眷,發配為奴。
屠殺皇族,這是對官軍屠殺華夏軍士兵的報復。
在以前,劉家軍一直保持著仁義之師的作風,對皇族就是囚禁,沒有誅滅,現在既然官軍對他們都如此的不客氣和殘忍,他們也都還以顏色。
當朱燮元大舉屠殺劉家軍的訊息傳來,劉家軍上上下下,十分的震怒,所有的將領一致要求報復,他們控制著數個行省之地。
有無數的朝廷的人質,官員、皇族人士,他們要報復,就是輕易而舉的事情。
但是他們中不乏有識之士,他們也指出一點,朱燮元大舉的屠殺他們計程車兵,還築京觀為證,就是為了激怒他們。
現在的華夏軍聲勢如日中天,所到之處,基本上都是傳檄而定,望風而歸,這令朝廷損失非常的大。
如果華夏軍失去了理智,大舉的屠殺這些投降的官兵和官員,就會令他們離心離德,失去民心。
這隻怕才是朱燮元真正的用意,朱燮元為官清廉,愛民如子,官聲一向很好,自從掌兵打仗以後,也都是有仁者之風,很少有大舉屠殺之舉,他這麼做,只怕也是一招陰謀。
意識到這一點以後,劉遠橋毫不猶豫,馬上就處決扣在他們手上的三個藩王。
三個藩王分別就是山東濟南的德王、濟寧的魯王,這些分別已經被他們扣住了,百姓官兵不能殺,殺了會丟失民心。
但是如果他們殺的是明朝的這些藩王,既可以起到報復的作用,又可以令民心不受損,人人拍手稱快。
在大明各地,眾多的藩王之中,就沒有一個有好名聲的,殺了這些人,估計當地的百姓,只會拍手稱快。
而且華夏軍會接受所有的人投降,就是不會接受皇族的投降,即使對方向你投降,他們也不可能善不甘休。
因為這些藩王佔據了天下要津,繁華之地,往往都是傳了幾代,積累了極其豐富的財產,這些財產都必須落入華夏軍的手上,成為他們的財產,所以他們就斷然的使出了這一招。
藩王們令百姓痛恨,朝廷負擔極重,但地位極高,失陷親王,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大罪。
所以對於皇族中人,一個不留,全部誅殺。
對於德王和魯王,早就已經被他們扣在手上,囚禁多時,一聲令下,馬上就拉出來名正典刑,當眾誅殺。
但是遠在襄陽的襄王,則是需要一些時間,他們雖然已經控制了襄陽,但是襄陽現在正處在敵人的兵鋒之下,誅殺襄王一家,恐怕需要一些時日。
但是這樣做,已經是極大的振奮的民心。
劉遠橋也都是當眾地宣佈,將集結十萬大軍,登壇拜將,任命劉布為西征元帥,率領十萬大軍,水陸並進,殲滅朱燮元部。
華夏軍當局,拿出瞭如此強而有力的措施以後,可是令百姓感到心安,華夏軍冷靜果斷,表現出了極強的掌控能力和信心,這令百姓開始心安。
特別是派出了號稱戰神的劉慶之率領大軍,水陸並進,更加令人心安。
劉布自己說最多三天,就可以率兵出發,但是官方所公佈的資料,是十天以後,率領十萬大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