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魚躍龍門(第1/2頁)
章節報錯
黃東壓著自己內心的激動說出的這句話,他以為劉布一定會龍顏大悅,對他讚美幾句。
誰知道劉布只是點了點頭,說道:“好!退下吧。”
這又讓黃東二丈和尚摸不著頭腦,他不知道劉布召他來,許諾一個如此重要的職位,所為何事尿難道只是給一個他一個豬尿飄,讓他空歡喜一場?他只好又回家去,左思右想,不得要領。
正當黃東患得患失之時,黃太公又在責怪他了,責怪黃東不會做人,黃東自小就在父親的棍棒下長大,對父親的敬畏幾乎是天生的。
黃東很是不服氣,他說道:“憑啥說我不會做人?”
黃太公說道:”在山東的時候,大帥可是對你何等的信任,把整個兵工廠都交給你管,為何來到了南京,卻是不用你了,還真是東山的土地爺來到了西山,他就不靈光了?”
其實黃東也為此事而煩惱,他問道:“你說此事為何?”
黃太公說道:“全因是你不懂做人,不會送禮,如果……”
黃東怫然不悅,說道:“誰人不知,大帥從來就不喜歡送禮走後門這一套,他用人唯才是舉,賞罰分明,人人信服。”
黃太公恨其不爭嘆了一口氣,他說道:“你在京城的聰明勁,都讓狗吃了,這當官的哪有不收禮的?就算他不收,但是你不可以不送,你把禮這一送,就表示了對他的尊敬和認可,他看見你的禮單了,自然就想起你這個人,有什麼美差的時候,第一時間……。”
黃太公正在教訓兒子之時,這時門外傳來了知客的高聲呼喊,對方大聲說道:“華夏王殿下旨意到。”
劉遠橋現在以華夏王的身份監國,同時也是相當於南方的皇帝,只是他一日沒有登基,就不能夠稱之為皇帝,他的命令就不能稱為聖旨,但是如果不稱為聖旨,又缺乏絕對的權威和誠信性,他們只好含糊其辭的稱之為旨意。
這是過渡時期的一種做法,本來在過渡時期,他們一切都以為維穩為主,但是誰也料想不到會發生這樣驚天的逆轉,如果不能夠制住朱燮元的大軍,讓其長驅直入,一路東來,只怕會令他們亡國滅族。
聽說是華夏王殿下的使者到,父子倆不敢怠慢,馬上出去迎接,如果是以前,你就得擺上香案,錦鍛鋪路迎接,對方的使者才會正式的宣佈旨意,但是現在對方來的居然是一個老熟人,這就是劉遠橋的堂弟劉遠山。
在華夏帝國所有的高官之中,最引引人注目的,就應當是吏部尚書,因為他手掌著人事大權,特別的重要,劉遠橋宣佈由他的堂弟劉遠山擔任,這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在華夏軍體系之中,風頭最勁的自然就是那一個號稱小戰神的劉慶之,真正的八面威風,騷氣沖天,其次就到八面佛劉遠橋,一手袖裡乾坤,稱霸稱霸天下從無敵手,還有就是十分擅長理財的劉福奇,吳富貴,劉遠山的名聲不是很響亮,甚至還不如他兒子劉羽,但是他一直就在暗中為劉家做一些幕後的工作,比如說人事方面,是他所負責的,所以這一次他出任吏部尚書,許多人也都認為,理應如此。
他作為劉家的核心人物,掌管著最重要的職務,也是情理之中。
黃太公也是認識劉遠橋,知道他是劉氏家族中的核心人物,什麼旨意值得這一位王弟親自來宣讀。
劉遠山看見的黃東,臉色一整,高聲說道:“山東承宣布政使司右參議黃東接旨。”
黃東父子不敢有絲毫怠慢,馬上就跪了下來,大聲地說道:”微臣接旨。”
劉遠山說道:“奉天承運華夏王詔曰:燕京人氏黃東,胸有韜略,才德兼備,掌齊地兵工,功績卓越,可堪大用,特進為華夏帝國工部尚書,追封三代,欽此!”
聽到了這一句話,黃東算是把心放回了肚子裡面,而黃太公卻是驚得呆了,他就在想,他們父子也算最早追隨劉遠橋父子的人了,劉家父子坐了天下,說什麼也要賞他們一個富貴,少不得混一個三品官,即使是虛銜的也好,誰知道居然任命他的兒子為當今六部之中的工部尚書。
黃太公父子世代匠籍,對於他們來說,工部尚書就相當於神,工匠這一行至高無上的神,以前他們只是在工部之下,一個不入流小吏手下混飯吃,想不到有朝一日,他居然能成為堂堂的工部尚書。
黃太公和黃東都激動的幾乎哭了出來,黃東激動的說道:“謝華夏王殿下恩典,臣鞠躬盡瘁,萬死不辭。”
劉遠山笑眯眯地收了旨意,然後交給了黃東,說道:”黃堂部請起,以後咱們就是平起平坐的堂官了,不必多禮。”
劉遠山就是華夏帝國的吏部尚書,就是所謂的太宰,而黃東只是工部尚書,肯定比戶部尚書要低上一級不止,不過大家都是頂級的官員,分管不同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