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大舉的進入江南,這訊息實在是太震撼了,給朝廷以巨大的打擊,即使崇禎皇帝早朝連續兩天,也都商量不出有力的措施,他不放朝臣們下值,也都沒有辦法,最終只能放他們回去,讓他們回家抬高枕頭,再想想應該怎麼辦。

大家都是一路人,如果不能夠把劉家軍這一個叛賊給滅掉,估計就得是他們的死期了。

當然了,朝廷他們面對如此嚴峻的局面,也都不是沒有對策的,起碼就有許多人提出,既然劉軍能夠在大雪封路的情況下兵出江南,官軍為何不能南下呢?

【看書福利】抽現金/點幣!

官軍可趁如今山東兵力空虛的時候,圍攻山東,抄他的老巢,恢復運河,可以達到圍魏救趙的目的。

另外就是必須命令各地軍隊,馬上出發去攻打山東,抄劉家的後路,同時也都命令新任的五省總督熊文燦馬上到任,不得抗旨,不得拖延,不過他的職務變了這就是江南督師,負責指揮南方所有的軍隊,全力以赴的平定叛亂。

由熊文燦來擔任這一職務,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鄭芝龍就是他當年一手招安的,鄭芝龍一直也都是視他為恩主,他這一位恩主政南方,估計他一定會派出軍隊進行支援,這就是他們打的如意算盤。

只是這樣一個如意算盤,未免是太如意了?第一就是讓他們官軍派兵南下,攻打山東,他們的兩位大將洪承疇和楊嗣昌就臉色一變,沉默不語,說什麼也不肯答應。

無論朝中大臣如何的摧迫,如何的相激,如何的痛罵,他們就是不肯點頭。

如果是以前新上任的兵部尚書楊嗣昌,他是全力以赴的討好崇禎皇帝的,只要皇帝點頭,要他做的事情,他都會毫不猶豫的點頭,馬上就做了,但是到了他真正掌兵的時候,他就知道有些事情不是人力就可以勝天,意志力就可以克服一切的。

首先他們面對的問題很多,缺糧缺乏,而且天氣如此寒冷,讓士兵外出打仗,非戰鬥減員損失的會比戰鬥的還多,就連劉賊這麼牛逼的一支軍隊,他們在取得的一定上風以後,都馬上撤退,與其說是被官軍打退的,還不是說是被這嚴酷的天氣打退的,這嚴寒的天氣,雙方在野外遭遇的話,根本都沒有辦法拿出武器來打。

現在倒好,攻防易手,劉軍他躲在城裡面,烤著火,吃著暖食,等著官軍來攻,這不是來攻打,而是去送死。

所以他們兩個都知道形勢的嚴重和困難,但是說什麼也不肯點頭,他們手上就這麼一點兵了,再次要籌集這麼多軍隊,估計就是要朝廷去籌,也都很難以辦到,所以他們必須儲存手上的實力,才可以保證他們還有能耐,可以穩住北方的局勢。

盧象升的全軍覆沒就是他們前車之鑑。

所以老奸巨猾的楊嗣昌,就建議調集南邊的兵,比如說河南和湖廣的兵,圍攻山東等地,他將會出兵,但是隻是牽制性的,不會擔任主攻。

這樣的話,就令崇禎皇帝都聽得想罵娘,你作為朝廷集結的重兵集團,都不敢去攻打劉賊,還能指望地方這些遊兵和這些衛所兵去進攻山東,他們能夠先去牽制山東,都已經算不錯了。

更難的湖廣、西南等地,本來運河被切斷,朝廷對這些地方的控制都大大的減弱了,如果他們丟失了江南,估計也會把這一些地方變成了飛地,也都變成了劉賊的囊中之物,也都徹底的失控了。

如果說劉家的造反,切斷了運河,把他們逼到了牆角,現在現在劉軍進攻江南,那就是真正的把他們往死裡面逼了,都已經踏進了生死的關頭。

大臣們商量了許久,商量來,商量去,發現目前唯一可能做的,就是讓鄭芝龍無論如何也要出兵,攻打劉家,牽制他們的軍隊。

現在他們算是發現鄭之龍的好了,現在他們才發現,原來他們手下居然還有這麼牛逼的人物,他擁有東方最為強大的艦隊,據說有接近二十多萬的人馬,錢糧更是無數,它需要的只是功名和富貴而已。

上次朝廷開出了條件以後,鄭芝龍沒有既沒有接聖旨,也都沒有反對,這擺明就是嫌價碼低了,所以朝廷這次真的是逼急了,馬上就封他為閩江伯、掛徵東將軍印,馬上出兵山東,攻打劉賊,這一次朝廷在聖旨上面許下了明文的價碼,那就是如果他鄭芝龍能夠平定劉賊,就會封他們為侯爵,子孫世襲,與國同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