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

崇禎皇帝攬鏡自照,看著銅鏡中的自己容顏,他才二十八歲的年紀,居然就是滿臉皺紋,兩鬢隱有白髮,他才二十八歲,如果在許多貴族家庭裡面,還算是不懂事的孩子,如福王世子由朱由崧。

這時代的人,雖然壽命偏短,但是才二十八歲,絕對是年輕的鼎盛時期。

他崇禎皇帝朱由儉十七歲登基,已經當了十一年的皇帝了,如果他的皇兄沒有早死,他現在只怕是就藩某一地的藩王,只知道每天吃喝玩樂,醉生夢死,什麼都不用管,什麼都不用愁。

就像他的叔父福王朱常洵一般,當年他的五皇叔朱常洵跟他的父皇朱常洛爭奪皇位的時候,可是萬曆朝最為重要的政治事件,黨爭最慘烈之時,基本上牽涉到了整個萬曆朝後期的方方面面。

也都形成了明朝這幾十年的政治格局,大明朝這幾十年的政治事件,都可以從當年兩位皇子爭奪皇位中,找到一些影子和牽連。

崇禎皇帝他有時就在想,如果當年他的父親爭奪皇位失敗,說不定會是一個好事,他的父親為了當好這一太子,為了當皇帝,這可是兢兢業業,幾十年如一日,每天過得提心吊膽,如履薄冰,攤上了一個不喜歡他的父親,想收拾他的父親,他就沒有一天好日子過。

結果他日日夜夜的擔驚受怕,日積月累,結果積勞成疾,當了皇帝才一個月就駕崩了,而他的皇兄朱由校也都好不了多少,當皇帝壓力大,事情多,又加上沉迷於女色,才二十三歲就短命駕崩,無後而終。

反之他的五皇叔朱常洵現在可是過得非常的好,每天就是飲酒作樂,據說都有三百多斤胖了,就連他的兒子朱由崧也都是心寬體胖,無憂無慮,也長了二百多斤,父子什麼事都不用管,只管吃喝玩女人,日子逍遙的很,哪像自己這樣,基本上都是過得非常苦逼,過得非常辛苦,自己不過才二十八歲,體重卻只有一百多斤,顯得有些骨瘦伶仃,而且己有白髮,已經有魚尾皺紋了。

權力確實是使人迷醉,也都令他們得到了許多東西,但是失去的東西更多,多到了足以相抵的地步,他的父兄為了權利,連命都丟了,這付出的代價足以慘重了,他有時候在想,如果那時候父親爭奪失敗了,被放逐出去做一個地方的藩王,說不定他的父皇,他的皇兄都會活得好好的,而他自己也都不用為大明帝國的生死存亡而操心,而憂心不已。

它朱由儉絕對是大明王朝最為苦逼的一個皇帝,想當年他十七歲登基,當皇帝的時候,不動聲色之間就剷除了權傾天下的九千歲,每個人都對它經讚歎不已,認為他是一代明君之相,大明中興在即。

但是事與願違,大明的局勢卻是在迅速的崩壞,就在他登位的時候,席捲全國的流寇之亂開始,並且成為燎原的星星之火一發不可收拾,終於蔓延至連中都鳳陽這樣的大城都被攻陷的慘烈局面。

在關外的東北,他們雖然已經準備了足夠多的遼響,足夠多的糧草去對付建奴,但是這一條寧錦防線就像一個巨大的吞金獸,吞噬了大明太多太多的財產和錢糧,令他們本來就不寬裕的財政捉襟見肘。

而在西南,從天啟二年就開始爆發的奢安之亂,打了十五年,現在還在打,即使叛亂的領袖安邦彥、奢崇明已經死了,但是他的餘部依然還在抵抗,還在造反,朝廷在西南這個窮困鳥不拉屎的地方,用兵十五年,耗盡了幾百萬兩銀子,拖了幾十萬軍隊進去。

天府之國的重慶被佔領了,打爛了,就連成都這樣的大城也被叛軍包圍了半年之久,整個半個四川都被打爛了,貴陽化為白地,死難的軍民無數。

眼見這一切都要轉向好轉的時候,就爆發了更為慘烈,更為猛烈的劉家叛亂,劉家叛亂更加的慘烈,更加的致命,他們一出手可是把運河都給切斷了,讓南方的糧食都運不過來,一下子就把大明逼到了牆角,逼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

朝廷也都果斷的出兵,迅速的出手,擬平定這支叛軍的叛亂,誰知道他們早有預謀,居然打敗了朝廷派出了兩支大軍,數十萬人馬前去攻打,居然還打敗了,這是誰也料想不到。

朝廷前去圍剿劉家的軍隊,被打敗了,這可是令朝廷處於一種非常尷尬,非常被動的局面,可以這麼說,朝廷的威信跌到了最低點。

朝廷的微信跌到了最低點,這就讓本來已經取得了不錯的局面的東北,還有流寇、還有西南方向都有死灰復燃反覆的局面,一招不慎,他們居然面臨著滿盤皆輸的局面。

面對著如此嚴峻而又危險的局面,崇禎皇帝他感到深深的無力,就像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病人,要挑動千斤巨石一般,要如何把這千斤巨石搬走,這才是他要考量的問題。

但是大明的朝廷已經無能到了極點,官員也都**到了極點。